抗中 台灣唯有建立韌性讓美日馳援


【記者郭玉屏/簡玲穎 台北綜合報導】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幕僚長武居智久12日表示,台灣面對中國侵略要有能力延長戰爭,直到美日前來馳援,這是台灣需要的韌性。

國防安全研究院12日在台北君悅酒店舉行「2024台北安全對話」,聚焦中國對全球威脅及台海安全,針對多項主題邀請各國專家、學者進行對話。

針對台灣對全球安全的重要性,前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副資深主任、美國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兼任教授簡以榮(Ivan Kanapathy)表示,台灣除了地理位置重要,半導體產業也在世界具有重要地位,中國會因各種因素制裁台灣的農產品,但不願意制裁台灣ICT產業,若台灣在ICT產業採取反制措施,中國會遭受重傷。

簡以榮說,從美國觀點,台灣的重要性也包含美國的信譽問題,因為台灣若落入中國手中,日本、韓國可能會依據國家利益,不再視美國為可靠夥伴,之後所做出的決策可能是美國所不樂見的。

韓國成均館大學化學工學和高分子工學系副教授權錫俊指出,台灣要能夠展現開放的態度,並願意分享半導體核心技術。例如就台日、台韓、台歐等關係,去分享下一世代的晶圓技術。

日本早稻田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科特聘研究員加藤洋一表示,日本在區域情勢下可以做出「一個戰略信念,四個行動做法」,戰略信念是指確信強大的台灣符合日本戰略利益,四個行動做法分別為:保證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確保台灣不會被拋棄;提供韌性,賦予台灣生存能力,並強化全社會韌性,以強化日本的策略必要性;加強美日聯盟應對台灣緊急狀況能力;制定新區域戰略及策略。

對於韌性重要性,武居智久強調,擁有韌性並非一蹴可幾,但韌性就是一個國家的安全脈絡,並在緊急事件當下得以維繫政府運作,就如同烏克蘭在俄羅斯侵略期間能夠讓民眾如常生活。

武居智久認為,台灣的地緣政治價值對日本來說非常高,而認為台灣是難以被攻下的島國,台灣若遭到入侵,美國確實會幫助,但可能不是一開始的時候就幫助,因此台灣要有能力打消耗、延長的戰爭,直到美國、日本前來協助,這就是台灣所需要的韌性。2024/09/12

台灣三鏈戰略結合民主國家 對中抗中國

【記者簡玲穎台北報導】外交部長林佳龍12日於社群媒體表示,11日接見胡佛研究所訪團時分享「台灣三鏈戰略觀」,台灣須在外交、軍事和產業面與民主國家團結應對中國挑戰。

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台灣在印太地區」計畫學者訪團來台,成員包括前美軍戰略司令部司令艾里斯(James Ellis)、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戴蒙(Larry Diamond,另譯,戴雅門)、澳洲前外交部長潘恩(Marise Payne)等人。

林佳龍上午於臉書發文指出,11日接見胡佛研究所訪團,其中多位是他長年來在學術界的好朋友,其中艾里斯對美中台關係與印太戰略有深刻了解,他們藉此機會分享觀點。

林佳龍表示,中國近來試圖透過軍機擾台、海警船侵擾外島、跨越台海中線、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等灰色地帶侵略,企圖建立台海「新常態」,面對如此國際情勢,台灣須找到在世界上的定位。

林佳龍指出,他向訪團分享與總合外交相呼應的「台灣三鏈戰略觀」;首先,在政治外交上,台灣與理念相近國家共享民主自由的價值觀,將以「價值外交」拓展台灣國際空間與世界各國做朋友。

第2,在軍事安全上,台灣坐落於印太抗中的第一島鏈,將發揮「同盟外交」,在美國的多邊網格戰略架構下,為區域和平穩定做出貢獻。

第3,在產業經濟上,台灣產業在非紅色的信賴供應鏈中有關鍵角色,將善用台灣的科技與軟實力,提升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韌性,並以「經濟外交」與友邦、理念相近國家互惠共榮。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