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衝擊 星展:最壞情境台灣經濟成長降2.5個百分點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星展銀行(台灣)今天指出,最壞情境估台灣經濟成長率可能下降2.5個百分點,不過由於貿易談判與財政政策可能淡化衝擊,仍維持今年台灣GDP成長率3%、2026年2.4%的預測。
星展銀今天舉辦2025年第2季經濟展望線上記者會,由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分享第2季經濟前景看法。
馬鐵英指出,川普2.0對台灣的整體影響大於預期,台灣2024年對美國出口金額占總出口金額約23%,占名目GDP的14%。在對美國的出口依賴度方面,台灣在亞洲主要經濟體中位居第2、僅次越南。
星展整理台灣出口到美國最主要類別為電腦零組件、電腦包含AI伺服器等。馬鐵英說,電腦配件、電腦和電信設備的替代品主要來自墨西哥,關稅稅率低於台灣。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馬鐵英說,台灣需要強而有力的政策應對來緩解對等關稅的影響,台灣可透過雙邊談判減少壁壘,或是財政政策擴張,支持受關稅影響的產業與企業,提振勞動市場、消費與國內需求。
馬鐵英表示,星展集團在假設價格彈性為0.5下,32%的對等關稅將使台灣對美國的出口減少16%,並可能導致台灣2025年、2026年的GDP成長率下降1.7%。
馬鐵英進一步分析,若全球經濟成長率下滑1%,也將影響台灣GDP約0.8%,合計最差約影響2.5個百分點;不過因貿易談判與財政政策可能淡化關稅衝擊。目前星展維持先前對台灣的經濟預測,預估2025年經濟成長為3%、2026年為2.4%,但也面臨下修風險。
外界擔心台灣半導體面對潛在美國關稅影響。馬鐵英認為,關稅帶來的直接影響不大,因為台灣對美直接出口半導體產品不多,多半是接間出口,美國本土製程也多為成熟製程。
馬鐵英坦言,台灣半導體產業不是那麼擔心,反而是終端電子產品要擔心關稅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