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關稅將宣布 學者:半導體業陷兩樣情
台積電具有轉嫁能力,減少關稅所形成傷害,但是其他半導體及半導體供應鏈下游恐面臨更大威脅。(圖/NOWnews資料照片)
[NOWnews今日新聞] 半導體及科技貨品上週原傳出,可能有望進入美國關稅豁免名單,但美國總統川普13日又跳出否決,並宣布下週宣布進口半導體關稅稅率,讓這些業者3天來彷彿洗三溫暖。學者今(14)日分析,台積電具有轉嫁能力,減少關稅所形成傷害,但是其他半導體及半導體供應鏈下游恐面臨更大威脅。
她推估,美國半導體關稅應會採取「大水庫理論」,針對在全球產能比重高,但在美國產量比重較低的業者必須要負擔更高關稅。以2023年為例,台積電全球產能超過1600萬片12寸約當晶圓,但在美國當地的生產可能不到50萬片12寸約當晶圓,因此將會成為課稅主力,被收取較高稅率。
科技貨品這3天經歷一遍又一遍的希望與絕望。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於美國時間11日晚宣佈,聯邦政府已同意對智慧型手機、電腦、晶片等電子產品免除對等關稅,市場頓時一陣欣喜若狂。
殊不知,川普在Truth Social表示,其他國家來對付美國的不公平貿易平衡和非貨幣關稅壁壘,沒有國家能夠逃懲罰,隨即白宮也出面否認豁免一說。川普今(13)日再提到,將在下週宣布半導體關稅稅率,更加上證實豁免說法曇花一現。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推估,川普及美國官方對於台灣半導體的發言持續呈現較為不友善的狀態,這對台灣半導體方面可能被課徵關稅發出了比較嚴重的訊號,值得持續關注。
然而,美國對台灣半導體課徵關稅,台積電基於其龍頭地位,有機會可以把部分關稅轉嫁到美國客戶,減少其因為關稅所增加的成本。
但她也提醒,美國政府對於台積電的施壓不僅僅是關稅方面,更可能會要求台積電在美國加碼更多投資,或是要求台積電對於英特爾(Intel)進行更多救援,其中後者對於台積電獨立性、中立性及影響將會更加巨大。
幾家歡樂幾家愁,即便台積電有機會將關稅傷害降到最低,劉佩真認為,對於其他半導體業者及下游供應鏈就將會難以承受。
她表示,台灣其他半導體業者不像台積電擁有如此強大的議價能力和海外產能彈性調配的運用,如此將產生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可能呈現M型化。
此外,大水庫理論之下也將會扭曲整條科技供應鏈,包括半導體下游廠商帶來更大影響,「半導體就像是一個大水庫的概念,高關稅就像是把這個水門打開」,下游因為閘門打開後,水大量溢出而造成衝擊,對於科技供應鏈都會造成比較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