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淑華超前佈署因應美關稅 游顥喊話農業部協助拓展通路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徐德芬/南投報導
美國擬對台灣課徵32%關稅,台灣半導體、機械、農業等首當其衝,南投縣長許淑華今(15)日指出,近期美國關稅政策雖暫緩執行,但不能掉以輕心,特別是高度仰賴出口的農業,更需審慎應對、超前佈署,縣府除邀請企業進行座談,更特別邀集南投縣13鄉鎮市農會與縣農會代表,掌握第一線的產業現況與隱憂。
許淑華認為,全球經貿局勢詭譎多變,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對台灣產業造成深遠影響,農業不僅是南投的根本,更是無數家庭投入心血所在。她說,在未來中央與美方的採購或關稅談判中,應全力維持市場穩定,決不可犧牲農民的權益。
南投縣府現針對可能受影響的農產如稻米、茶葉、香菇、梅子、花卉及蜂蜜等項目,聽取農民意見,並責成各級農會即時回報產業數據與發展動態,做為政策研擬的重要依據,未來將密切關注談判進展,與中央緊密合作,盼能在國際局勢中,守護土地與農業價值。
立委游顥表示,南投以觀光及農業立縣,且以小農林立居多,特別是茶葉輸銷美國佔比較高,將直接衝擊最基層農民,許多農民都憂心請命,即便關稅從原訂32%調降為10%,面對仍是毫無利潤,根本無法負荷。他呼籲農業部協助拓展通路,勿讓農民和地方政府單打獨鬥。
游顥指出,南投縣是台灣商用茶最主要生產基地,但茶產區發展空間趨近飽和,土地使用零碎化,無法再開拓大面積茶園,行政院所提出的第一波紓困880億中,農業的180億主要用在填補關稅或外銷獎勵,但政府預算還是全民買單,治標不治本。
游顥舉許淑華大力推廣南投縣政府農業處經營的「品味南投」為例,是地方積極團體作戰的實質作為,建議農業部應朝向發展在地品牌標示化,與南投地方政府、產業領袖代表溝通、協助拓展通路;他進一步說明,南投名間、鹿谷可建立「Made in Nantou」品牌,而不是讓農民和地方政府去單打獨鬥。
目前農業部接連啟動產業交流對談,包括茶葉、蘭花、毛豆、遠洋漁業等,並提出「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從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國內外市場開拓等3大面向的6大措施,支持產業因應美國調整關稅所受衝擊,方案相關細節將於近日公布。
照片來源:取自許淑華、游顥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