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技業憂關稅衝擊 呼籲加強區域合作與政策溝通
亞洲生技大會將於24日開幕,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劉理成今天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向各國課關稅,背後是出於處理債務與貿易逆差考量,勢必對全球藥品與生技供應鏈帶來壓力,也顯示在全球政治經貿風險升高之際,區域聯手對抗壓力的重要性。
美國生物技術創新組織(BIO)國家安全與國際事務副總裁凱利西格雷夫斯(Kelly Seagraves)表示,BIO總部位於華盛頓,致力於向政府進行政策倡議。因政府官員不一定了解生技產業,導致決策人員無法做出正確決策,因此BIO積極推動教育與溝通,讓政府了解生技研發、生產與貿易實際情況,尤其是關稅政策對產業的影響。
不過,今年1月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因政府官員出現變動,需要重新建立溝通管道,目前溝通已有進展,官員逐漸願意傾聽生技產業聲音,組織也會持續提供最新資訊與政策建議。
國際生技協會聯盟(ICBA)主席克萊爾斯肯特爾伯里(Claire Skentelbery)則從全球視角分析指出,生技產業投資巨大且研發期長,即便短期關稅政策未必造成立即衝擊,長期而言仍可能改變整體產業布局與供應鏈安排。她強調,教育與長期合作是關鍵,區域性的協作與穩定供應鏈,不僅有助於生技產業面對未來挑戰,也能推動全球產業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