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孤枝看司法公信力危機與台灣民主的挑戰



台灣司法爭議頻傳,為民眾黨代理主席黃國昌領軍的「釘孤枝」增柴添火。黃國昌以「捍衛司法正義」為號召,原主要訴求釋放前主席柯文哲,在一連串司法惹議的事件下,「釘孤枝」不僅凝聚了中間選民的支持,也營造了「藍白合」的政治效應。刺骨寒風中,超過15萬人站上街頭,上百萬人線上關心。民眾黨試圖翻轉政治處境的努力,也揭示了台灣司法恐已沾染政治的嚴肅問題。



司法公正是民主制度的基石,任何政權都應避免利用司法作為打壓異己的工具。然而,台灣司法近年來頻頻引發爭議。前有台糖前董座陳啟昱疑遭縱放的惡例,近期又發生檢察官參與欠國家巨款的民進黨大老聚餐。另外百億詐欺案林秉文潛逃卻高調發文等事件,皆讓社會對司法獨立性與威信產生質疑。



柯文哲案件中,檢方鍥而不捨、一再抗告,致使嫌犯被關押超過4個月仍未見甘休。羈押期間的偵查資訊頻繁外洩,違反偵查不公開原則,更讓民眾黨等在野勢力質疑司法辦案是否存在選擇性執法。特地選在111 司法節這天舉行的「釘孤支」大遊行,湧進數萬民眾到場怒吼。



台大前校長管中閔也呼籲「司法要有脊梁,不為權勢附庸」,點出問題核心,獲得眾多網友回響;有網友表示「但願那幾位檢察官們別忘了,當初是基於什麼信念報考司法官的?」、「他們吃完高級日本料理後,什麼都忘了吧~」



司法體系必須捍衛自身獨立性,否則將成為特定政權的附庸,失去社會公信力。司法失能或偏頗,不僅削弱法治精神,亦危害民主制度的穩定。



黃國昌利用司法公正的議題成功為民眾黨凝聚支持,甚至吸引國民黨多名立委與縣市首長共同參與,但也遭綠營譏為「登基大典」,意圖挑撥白營的團結。反映台灣政治環境下,司法議題往往成為政黨鬥爭的工具,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對立與分裂。



此次司法爭議的核心,除去個案操作外,更反映出台灣司法制度內部的結構性問題。連民進黨創黨元老、號稱街頭小霸王的林正杰也力挺遊行:指檢察官對柯的指控僅基於傳聞證據,稱「若檢察官到時交代不了、太可惡,大家就到地檢署,放一把火把地檢署燒掉」。



在台灣當前的政治環境中,司法體系的獨立性與公信力屢受挑戰,已成為威脅民主的隱憂。「釘孤枝」與其說是聲援釋放柯文哲,更是展現了民眾對司法的不滿。誠如如管中閔所言,司法需要有脊梁;但除了司法人的自重自愛,民眾的覺醒,監督勿讓政治黑手伸進司法也同樣重要。



系統開發、資訊提供: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台灣期貨交易所
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網路家庭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 © PChome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