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染誇大總預算影響 有操作「在怎麼野蠻」的既視感
民進黨在過去八年中央執政時期,一直處於立院多數的優勢地位,讓各項預算和法案推動幾乎暢行無阻。2024年局勢大為不同,民進黨再次落入國會少數,情況與2000年民進黨首次執政朝小野大的氛圍頗為相似。驚人的巧合是,當時民進黨在秘書長吳乃仁與時任文宣部主任鄭運鵬操刀下,推出一系列「在怎麼野蠻」的競選廣告,成功為民進黨在2001年贏得國會最大黨。近期政壇氛圍,加上民進黨資深謀士「乃公」再度現蹤,讓人不禁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既視感」。
2000年民進黨首次執政,為化解民進黨在立院席次劣勢,任命國民黨籍唐飛為首任閣揆,後因唐飛在核四去留意見與總統相左,才以健康因素請辭下台。當時在立法院內,執政黨同樣遭遇國民黨刪減預算的挑戰。2001年,民進黨旋即以一系列「在怎麼野蠻」廣告,強烈抨擊國民黨砍預算,成功地讓國民黨在國會選舉中席次大幅下滑。
「在怎麼野蠻」系列廣告背後推手就是時任民進黨秘書長吳乃仁,他被認為是該策略的關鍵人物,成功將預算攻防轉化為民意支持,為民進黨贏得後續選舉奠定了基礎。原本沉潛已久的吳乃仁,近期被拍到與黨政及司法人士餐敘,引發關注。民進黨這位大老級謀士的突然現蹤,讓人聯想「在怎麼野蠻」的操作是否將再度上演。
如今賴政府面臨著與2000年相似的情境,但從未有陳水扁意欲籌組聯合內閣的柔軟與器度。倒是面對藍白陣營預算刪減,高調反擊的做法如出一轍。府院聯合各部會指責刪減無理,批評在野黨破壞施政進程。重點是,114年度通過的總預算未比過去任何一年少,這種無的放矢的操作,讓人聯想是否為新版「在怎麼野蠻」鋪陳,終極目標是以「大罷免」取代2024年的立委選舉結果。
預算審查本來就不該和稀泥,無論是民進黨在野還是執政,預算的刪減與否從來都不是新鮮事。賴政府如今指責在野黨砍預算,甚至將其上綱到中共同路人,無疑是激化政治對立的手段。如果預算不能刪減何必審查?民進黨過去退回或揚言退回總預算的前例斑斑可考,退回、修正、凍結、專案報告後再動支等等都是立院審查預算的基本手段。2008年賴清德擔任民進黨團總幹事時,也曾揚言退回馬政府總預算案,但因為國會席次不足改稱只是「鳴槍示警」。如今換了位置,全然變樣。
藍綠白的政治攻防無可避免,但賴政府若希望民眾支持其預算與法案,應該回歸理性討論,而非透過虛假訊息與情緒化操作,謀取仇恨紅利。貴為總統之尊,主宰全台安全與生計,又何忍在剛從藍綠白回歸平靜的常民生活興風作浪。督監並刪減預算並不野蠻,「再怎麼殘忍」都不應讓政治鬥爭建立在社會的仇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