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 中國供應商遭美零售商強令降價苦不堪言中央社台北11日電 (2025-03-11 19:25:47)

美國川普政府連兩波對中國商品徵收10%關稅,有美國大型零售業者即要求中國供應商降價,最多甚至要全部吸收關稅調漲的成本。有中國供應商直言,降價10%「等於直接破產」。而此舉更可能加速產業外移,為中國製造業帶來空心化風險。

近日有中國零售界觀察人士發表文章分析,美國大型零售業者這一降價令,形同將美中之間的硝煙,從關稅戰場引向了供應鏈末端。

文章引述彭博7日報導指出,在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對中國加徵關稅下,美國零售業龍頭沃爾瑪(Walmart)便以「一對一」方式分別與中國供應商談判,要求他們承擔美方加徵的關稅成本,每波降價幅度最高達10%,形同全部吸收。

這篇文章直指,沃爾瑪這一要求,直接將中國供應商的利潤率壓至「生死線」,其中部分供應商的利潤已不到2%,之後任何超過這一幅度的降價都將導致虧損。然而,沃爾瑪作為全球最大零售商,每年向中國的採購額超過90億美元(約新台幣2962億元),占其全球採購量的70%,且與1.5萬家中國供應商深度綁定。

文章說,根據供應鏈數據,中國製造業平均淨利潤率長期徘徊在3%至5%。而沃爾瑪這次要求的降價幅度,已遠遠超過業界承受極限。廣東一名廚具供應商就直言,降價10%「等於直接破產」,揭開了產業鏈的殘酷現實。

這篇文章說,這種壓力正沿著產業鏈向上傳導。在上游原物料商僅接受3%以內降價的情況下,將迫使中國製造商考慮轉用越南低價零部件,但此舉可能引發品質風險。浙江一家服裝廠負責人說,若改用越南布料,次品率將上升15%,但沃爾瑪的驗貨標準並不會因此降低。

文章提到,面對沃爾瑪的施壓,部分中國製造商嘗試以「供應鏈多元化」尋求突破,將訂單轉向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然而,像越南供電不穩定、港口效率不佳、產業配套不完善等隱形成本,使綜合成本優勢被大幅抵消。且東南亞工廠為因應壓力,普遍以降低原物料標準、簡化工序等手段生產,導致產品品質下滑。

這篇文章指出,沃爾瑪的降價令絕非孤立事件,且觸發了三重連鎖反應。首先是加速中國產業外移。盡管東南亞供應鏈成熟度不足,但關稅壓力迫使中國製造商將至少30%的訂單分流至越南等國,進而可能導致中國製造業的「空心化」風險。

其次是造成品質體系崩塌。部分製造商為維持利潤開始使用回收料,且減少品管程序,使美國2025財年第1季的中國進口商品退貨率,較去年同期上升22%;最後將殃及美國自身,造成通膨螺旋上升。據紐約聯邦準備銀行預估,新一輪關稅將使美國家庭年均支出增加2000美元,GDP增幅下降1%。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96934.98 2,186.59 2.31%
以太幣ETH 1843.55 23.82 1.31%
瑞波幣XRP 2.14 0.00 0.21%
比特幣現金BCH 375.03 21.54 6.09%
萊特幣LTC 92.22 8.85 10.62%
卡達幣ADA 0.686243 0.02 3.51%
波場幣TRX 0.246819 0.00 -0.59%
恆星幣XLM 0.262404 0.00 1.45%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