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新光金7/24合併 專家:銀行結合壽險版圖更完整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19日電 (2025-07-19 08:11:19)

台新金與新光金將於7月24日正式合併,屆時將更名為「台新新光金控」,總資產躍升市場第4大金控,專家認為,觀察近期以銀行主體金控納入壽險收購案,即是看準壽險貢獻獲利能力,透過銀行結合保險通路,形成強強聯手的共同銷售優勢。

不過專家也說,企業收購後多半會遇到磨合期,預期新新併完成後,將是機會與挑戰並存局面。

過去23年以來,新光金與台新金多次洽談合併未果,直到2023年6月新光金股東會改選董事,「改革派」股東拿下經營權,2024年新新併重新推進,董事會與股東臨時會通過100%換股合併案,金管會在今年3月31日核准此案。

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於今年股東會指出,考量法定程序後,7月24日為合併基準日,正式合併為「台新新光金控」,未來將在第4大金控基礎上,持續提升營運規模,實現合併綜效,為股東創造更好報酬。

根據台新金規劃,2家金控在7月24日先合併,屆時新光金將下市,2家投信預計今年底完成合併,明年陸續是人壽合併、證券合併,最後是銀行規劃明年6月進行系統轉換,估計主要子公司明年6月底前完成合併。

中華信評金融服務評等部資深副總經理張書評受訪指出,近期許多併購案都是銀行主體的金控納入壽險,看準的就是壽險貢獻獲利能力,加上結合銀行與保險通路,具備共同銷售優勢。

張書評解釋,台新金原本是銀行為主體的金控,透過併購新光金,未來業務版圖更完整,此外,透過合併新光金,台新金在銀行、證券與壽險的排名有所躍進,台新金也認為併購案極具互補力。台新新光金控如何擴充客戶數、提升市占率,也透過壽險業務提升獲利,都是未來很好的機會。

至於可能挑戰,張書評表示,壽險業與銀行業的經營專業、方式並不相同,新光金資本與獲利能力較薄弱,主管機關可能會要求資本增提,另外,新光銀行跟台新銀行存在公司文化差異,預料雙方短期內面臨磨合期。

張書評觀察,金融機構間還是會繼續出現併購案,畢竟外在環境變動大,加上近年對金融業資安與ESG要求愈來愈多,小型金融業經營不易,但像是台新金與新光金規模等級的併購,未來短期比較難發生。

他分析,台灣金融業如果有官股背景,併購難度極高,未來若是中小型民營金融機構啟動整併,比較容易達陣,排名前段的大型金控難再有合併案。

觀察金管會公告的金融控股公司合併報表財務資料,截至2024年底15家金控公司總資產排名,合併後的台新新光金將成為台灣第4大金控,總資產規模達新台幣8.43兆元,僅次於國泰金、富邦金與中信金。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8324.69 1,826.97 1.57%
以太幣ETH 4193.37 -70.18 -1.65%
瑞波幣XRP 3.12 -0.11 -3.34%
比特幣現金BCH 576.66 9.16 1.61%
萊特幣LTC 119.81 -0.61 -0.51%
卡達幣ADA 0.768476 -0.04 -4.42%
波場幣TRX 0.342892 0.01 2.27%
恆星幣XLM 0.428331 -0.02 -4.16%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