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5271名死人連署挺郭台銘選總統 北檢查嘸「通靈者」全簽結 (2025-03-21 00:00:00)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連署罷免立委活動近期如火如荼進行,經中央選舉委員會查對,目前共有1737名死人「顯靈」連署罷免意向書,引發軒然大波。事實上,這類「亡靈大軍」2023年就曾替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連署選總統,中選會共告發5271件偽造文書罪,惟因台北地檢署查嘸假冒死者的「通靈者」真實身分,全數簽結。



立法院去年改組,新的第11屆立委上任雖然僅一年,卻已爆發諸多爭議。民間團體不滿國會表現,紛紛發起罷免不適任立委活動,號召公民連署。中選會統計,共有38案通過第一階段,罷免對象包括傅崐萁等34名國民黨立委、無黨籍立委陳超明、新竹市長高虹安(涉貪停職中)、和2名民進黨議員。



中選會收案後,交由各地方選委會委請該縣市戶政機關進行連署書的身分查對作業,截至目前為止共揪出1737名連署人是在連署前就已死亡,也就是有人冒用死者身分填載資料及簽名,俗稱「死人連署」。這類連署書不只不合格規定,依法須汰除,冒簽者還涉犯偽造文書罪。



《菱傳媒》18日獨家報導台南地檢署開第一槍,傳喚「死人連署」案的關係人,南檢20日即搜索國民黨台南市黨部以保全證據;北檢7日亦接獲民進黨發言人吳崢與律師黃帝穎告發類似案件,進入分案程序。



無獨有偶,「亡靈大軍」2023年也曾大舉出動,替當時有意獨立參選總統的郭台銘進行連署。郭台銘競選辦公室當時遞交103萬6778份連署書,經中選會查核實際清點人數為103萬8031人,合規人數為90萬2389人,不合規的刪除13萬5642人,其中5271人是在連署前就已身故的亡者。中選會主委李進勇當時表示,連署前死亡的案件一定是偽造,會向檢察機關告發。



《菱傳媒》調查,中選會確已台北地檢署告發「亡靈大軍」,北檢也立刻分案啟動偵查,傳喚3名具狀代表郭台銘遞件的關係人到案說明。3人均否認假冒死人簽名,強調自己只負責送件,無法逐一查核連署人的真實身分,更沒有能力審查連署人填載的是自己或他人、死人或活人的個資。



3人辯稱,各地連署站只能協助收受並轉交連署書,無權查核連署人的身分與核實資料是否正確;而工作人員在審查格式有無違誤或缺漏等外觀後,才會送中選會查核,郭辦已善盡篩選義務;對於郵寄來的連署書,因連對方的面都見不到,更難以確認其身分,應盡查核義務的單位依法是中選會,而非要郭辦承擔偽造文書罪責



北檢發現,在現行法制下,被連署人確實無權要求民眾出具證件核實才能參加連署,而郭辦收到各地收集的連署書後,也無從判定哪一份是出自哪個站點、由誰所簽,要反向追查背後由誰當通靈者偽造死者簽名,呈現多處斷點。



北檢在傳喚相關人等以及調閱相關證據後,認定全案確屬偽造文書犯行,但因線索中斷,無從突破,除非有人自白,否則光憑手上的證據,仍無法特定出嫌疑人的真實身分。在不知被告是誰的情況下,北檢只能予以簽結,待之後若有新的線索冒出,再行續查。



一名法界人士分析,本案證實了有心人士確可利用脫法手段,在未徵詢當事人同意下,有恃無恐抄錄名冊偽造連署,無論是生是死,且因追查罪責不易,變相提高了冒簽的誘因;新版的《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要求民眾要檢附身分證正、反面影本才能提議與連署罷免案,雖可減少死人連署機率,但也容易有個資外洩、侵害隱私權等問題,引發寒蟬效應,降低連署意願,不利民主政治發展。要如何從中取得平衡點,是立法者應斟酌的重點。



曾任高等法院法官的律師林玉蕙認為,新制要求連署人須檢附身分證影本,或可有效提高連署的真實性,避免死人連署流竄;惟收受連署書的團體也須負起保管義務,不得把身分證影本做目的外使用,違者可能觸犯《個人資料保護法》,最重可處5年刑。至於國會要放寬或提高罷免門檻,牽涉立法政策選擇及預算,並無標準答案,端看人民企盼的淘汰制度為何。



更多新聞:



獨家/郭台銘曾上書習近平 促簽和平協議爭諾貝爾獎 願「俯下身子成為墊腳石」



獨家/台南檢調出手大罷免戰場 查藍營如何動用「亡靈大軍」


菱傳媒原始網址:獨家/5271名死人連署挺郭台銘選總統 北檢查嘸「通靈者」全簽結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04444.54 -256.53 -0.25%
以太幣ETH 2524.41 -58.30 -2.26%
瑞波幣XRP 2.38 -0.09 -3.72%
比特幣現金BCH 408.83 -22.05 -5.12%
萊特幣LTC 100.61 -4.63 -4.40%
卡達幣ADA 0.808820 -0.03 -3.86%
波場幣TRX 0.265177 0.00 -0.46%
恆星幣XLM 0.307650 -0.01 -4.05%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