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山區水稻拉警報:葉稻熱病現蹤,農友如何應對?News586 郭嘉良-嘉義 (2025-03-24 16:52:05)




【News586/記者侯姵伃報導】


春風吹拂,嘉義縣的稻田正逐漸轉綠,然而,一場潛伏已久的威脅正悄悄蔓延——葉稻熱病的蹤跡,已在大林、溪口、太保、民雄等地悄然浮現。近日,縣府農業處巡田時發現,部分水稻叢基部出現病斑,甚至導致稻叢凹陷,這對正值成長關鍵期的水稻來說,無疑是沉重的警訊。


葉稻熱病,農友不可輕忽的挑戰


稻熱病是一種極具破壞性的水稻病害,主要由真菌感染,影響葉片、莖節、葉舌與稻穗,最嚴重時甚至導致稻穀不實,直接衝擊產量。初期,農友可觀察葉片是否出現紅褐色或暗綠色病斑,隨病害發展,病斑會變成紡錘狀,中間呈灰褐色,邊緣則轉為黃色,最終導致葉片黃化、枯萎。





為何今年疫情來勢洶洶?


這場無聲的戰役,其實與近期氣候密切相關。葉稻熱病偏愛高濕度、氣溫驟變的環境,而當田間氮肥施用過多、密植程度高、通風不良時,則更容易讓病菌迅速擴散。換句話說,極端氣候與農業管理方式,正成為影響病害擴散的關鍵變數。


農友如何應對?三大策略降低病害風險


面對這場水稻的「流行病」,農友可從以下三方面著手防治:

一、田間管理:及早移除感染植株,減少病害傳播風險,並適度調整植株密度,改善通風。

二、營養調控:避免氮肥施用過量,以防水稻徒長、葉壁變薄而降低抗病力。此外,可適量施用含矽元素的資材,增強水稻的物理防禦能力。

三、藥劑與資材應用:農友可參考植物保護資訊系統台南區農改場的建議,選用合適的防治藥劑,並注意正確稀釋比例及安全採收期。此外,亦可考慮使用非化學農藥,如中性化亞磷酸(1,000-1,500倍稀釋液)或矽酸鉀(1,000倍稀釋液),作為誘導抗病資材,減少病害風險。





水稻是台灣農業的命脈之一,每一分產量的損失,都可能影響農友的生計。而面對極端氣候帶來的病害威脅,唯有提前預警、精準應對,才能確保這片綠金不被病害吞噬。農友們,現在正是關鍵時刻,讓我們攜手對抗葉稻熱病,確保豐收無憂。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04184.91 -516.16 -0.49%
以太幣ETH 2541.43 -41.28 -1.60%
瑞波幣XRP 2.41 -0.06 -2.51%
比特幣現金BCH 411.29 -19.59 -4.55%
萊特幣LTC 101.79 -3.45 -3.28%
卡達幣ADA 0.818885 -0.02 -2.66%
波場幣TRX 0.266021 0.00 -0.14%
恆星幣XLM 0.310156 -0.01 -3.27%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