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材業研發併購比重創低 專家建議2招突圍
醫材產業投入研發、併購比重,創10年來第3低,專家建議,台灣醫材可善用2大新趨勢突圍。(示意圖/記者呂炯昌攝,2022.10.18)
[NOWnews今日新聞] 全球醫療科技產業研發和併購2大成長性投資的比重,創下過去10年來的第3低紀錄,面對成長趨緩的挑戰,產業下一波成長動能從何而來?台灣又該怎麼做?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醫療科技暨醫材產業創新負責人林世寰指出,台灣業者可以精進發展智慧微型化的材料與設備,同時強化遠距醫療照護體系,為患者帶來個人化、精準化的更佳「用戶體驗」,打造醫材業下一波成長動能。
安永最新的「2024醫療科技脈動報告」指出,近1年醫療科技產業針對研發支出、併購投資等加速企業成長的「槓桿」投資,行動已經有放緩的跡象。報告指出,醫療科技產業2023年針對研發、併購和股東返還現金的總資本配置中,研發和併購的投資只占了63%,是過去10年中第3低的比率,相較於過往動輒7成,甚至8成以上的水準,這類成長性投資比重明顯有趨緩現象。
同時,這個產業以股息和股票回購的形式向股東退還大量現金,2023年高達239億美元,是安永醫療科技脈動報告有紀錄以來的第二高水準,僅次於2022年。種種跡象似乎透露,醫療科技業成長動能趨緩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台灣也面臨類似挑戰,根據經濟部發布的「2024生技產業白皮書」統計,受到體外診斷器材快篩試劑需求消退,以及血糖檢測產品面臨廠商庫存水位較高等影響,醫療器材產業成長較為受限,2023年全年醫療器材產業營業額為新臺幣1,470億元,僅較2022年成長2.3%,相較前幾年每年大約5%至8%的成長表現,2023年的低個位數成長,確實較為低迷。
進一步觀察國內上市櫃醫材公司營收,從公開資訊觀測站的資料可以發現,幾家主要醫材公司2024年前三季營收成長性趨緩,僅低個位數成長,甚至有公司出現負成長情形。面對成長趨緩的難題,產業應該如何尋求突破機會呢?林世寰認為,面對成長動能走緩的狀況,有2個方向可以供台灣醫材產業參考,一是設備「微型化」,再來線上照護。
近年來傷口小、恢復快的胸腔、腹腔微創手術已成為新興醫療趨勢,而支持微創手術持續進化的關鍵之一,就是設備的小型化、微型化,國外廠商陸續推出像是小型化機器人手術系統、小型化胰島素泵、微型神經刺激器、小型化心臟泵等,分別獲得官方批准或是融資支持,搶攻精準智慧醫療市場。
至於國內方面,建立國內微創手術器械自主的產業鏈,也是政府單位積極推動「高階醫材」、搶占精準智慧醫療市場的重要方向。例如,工研院協助產業跨領域合作,針對包括掌上型超音波掃描儀,及創新微小化心臟守護貼等,與產業攜手搶攻高階醫材市場新商機。
由於許多疾病需要即時監測與治療,遠距連網設備能夠確保患者在黃金時間內獲得適當監測與照護,例如即時會診急性中風治療等。除了急性疾病照護,在人口老化、疾病慢性化環境下,藉由線上監測蒐集生理資訊,醫病雙方可以依照生理數值滾動式討論與修正治療方案,提升居家醫療照護的品質。其他像是避免呼吸中止症、心臟驟停發生的睡眠感測墊與感測枕頭,或是針對失智族群開發的健康穿戴裝置等,都是遠距醫療照護體系重要的一環。
這些新興醫材產品的共同點是朝著小型化、智慧化的方向前進,運用在患者身上時,目標是要讓患者感受到醫療與護理過程更方便與舒適。林世寰指出,醫療技術領域當中,越來越多使用人工智慧來提升醫療「個人化」和「準確性」,以及強調對使用者友善,供臨床醫師為患者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未來醫材業者若要加速成長,醫材精緻化與小型化,以及提供便利性、舒適性用戶體驗的商業模式,將是企業提升競爭優勢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