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形美容領域擁有十年以上的專業經驗,劉醫師在美國一流大學完成學業、醫學院及外科訓練等菁英教育之後,近年來位於美國比佛利山莊的診所更引進科學醫學美容保養品,希望可以將好的產品與台灣的民眾分享。節目特別邀請到創越醫學美容中心執行長劉憲宗醫師,跟大家分享一個華裔醫師所觀察到的國際醫美市場趨勢與商機。
專業醫學美容 多溝通少糾紛
主持人問(以下簡稱問):現在醫美市場是很夯的,但延伸的糾紛可能也是不少,在取得專業的協助方面,請教劉醫師的看法與如何避免,有沒有遇過糾紛?
劉憲宗答(以下簡稱答):醫學美容越來越發達,大家也越來越接受與普遍,這類糾紛問題當然會有。這個問題要由兩方面來看:醫師與病人沒溝通好、沒互相了解或是解釋清楚,在彼此的認知上有誤解;要找專業的醫師,要有專門經驗的,沒充足經驗的話就容易做壞。
在美國都要簽署同意書,寫下來、彼此講清楚,不管是微整形還是手術多少都會有風險,要變年輕都是要刺激一下皮膚,但若是刺激過多也會變成有傷害,在美國我更是做得很小心,所以還沒有遇到什麼糾紛。
問:如何看待醫美市場的商機與潛力,以及美國與台灣的醫美要求差異?
答: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只會越來越大,尤其是有新的東西出來的時候,可能本來不會考慮,但是後來就會想做了,會想去改善自己原先不滿意的地方。
每個人想要的不一樣,對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也是,要求的條件也不同。中國人都是想要鼻子變大、變挺,去墊鼻子,但是外國人多是想變小;胸的話也是相反較多,台灣人十之八九都是想豐胸變大,但是外國人想縮胸變小的就多了。
豐唇也是,雖有手術可以達到縮小,但外國人很多普遍認知是變大、豐厚點會較性感,所以現在亞洲人去做豐唇也是滿多的。美的標準不一樣,跟每個人的體態、骨架有關,要讓自己看起來有精神、比較年輕一點沒錯,但若是完全整到變成另一個人,就不是應該有的效果。
想幫助更多人 引進代理保養品
問:從單純醫師的角色到經營者的轉變過程,是有哪些想法與計畫?
答:當醫師就是想幫助人,但目前沒有想到台灣或是大陸去開業當醫師,跟單純做生意的動機不太一樣,現在有代理產品進來台灣,是依據我在美國的實際經驗,有些用保養品就可以幫助到很多人。
例如有些病人在乳癌割完刀後,經化療、電療後皮膚都潰爛掉,但是使用特定的保養品卻意外發現改善的效果顯著,可以幫忙到她們。因為有得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才把這個引進到台灣。
問:經營公司的理念是?特色為何?
答:我們帶來的產品或療程是符合市場需求的。例如可以讓醫師雷射不用打那麼多,雷射過多也是有風險,盡量不要依賴用雷射的方式來刺激皮膚做手術,當醫師第一還是要為病人好,而不是來者不拘、什麼手術都做,有需要才會推薦,除了醫術之外還要有醫德。
問:現在有無更進步、非侵入性的醫美技術或是建議?
答:在美國最怕的不是手術問題,而是麻醉,一般人多半有個誤解,其實手術是手術,微整形算是打針,兩者是不同的。就算是微整形,其實現在很多病人都搞不太清楚肉毒桿菌、玻尿酸的差別。肉毒桿菌是讓有皺紋附近的肌肉放鬆,玻尿酸是以填充物的方式把原先萎縮的脂肪讓皮撐回來。
而我現在比較推薦,同時也是我經常用的是sculptra方式(3D聚左旋乳酸),效果雖然會較晚出來,但會比較自然,幾乎沒有後遺症。
台灣現在也開始有滿多醫師使用了,可取代原先的玻尿酸(較僵硬),因為是利用將膠原蛋白刺激劑打入肌膚底層,刺激自身體內膠原蛋白增生,是用自己的膠原蛋白,雖比玻尿酸貴,但維持比較久,可以二至三年,而一般肉毒桿菌、玻尿酸只有六至八個月,注射後約六周會有效果,大概做一、二次即可。
醫美產品的品質成分還是最重要,像我就曾在美國遇過一個狀況,一個客戶去大陸做了豐胸,後來出了問題,取出來檢視才發現一邊是正品、另一邊則是贗品,兩邊竟然不一樣,所以醫美手術真的不能貪小便宜,這也是醫美市場常見的問題。所以醫美醫生一定要專業,用的材料與品牌也要有品質保證,至少找對醫生就先成功了一半。
劉憲宗/ Perry Liu MD創越醫學美容有限公司執行長
美國杜克大學生物學系畢業、Emory University醫學系畢業、NY Medical College外科訓練。專攻尖端顯微手術,頭、頸、乳房等部位癒(術)後重建、修復、美化以及整形美容。目前擔任美國比佛利山莊整形美容診所院長。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