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太產業穩增長十年無虞 (2025-05-22 先探投資週刊 文/黃俊超)



台灣有一句俚語:戲棚下站久了就是你的,不過其實這還必須要本身具有足夠的專業與能力,且搭配上天時、地利與人和;簡單來說,不是躺著睡就能夠被錢砸醒。國際飛機製造商兩大巨擘空巴與波音,另外則是市占率仍低的中國商飛(COMAC),其餘多為區域型。波音於一九年受到737 MAX停飛事件影響,導致訂單與生產量大規模下滑,同年空巴總產量正式超越波音,成為全球第一大飛機製造商,至去年已連續六年登頂。

需求大於供給

過去曾是戲班子中的老大,要重返第一的寶座雖非易事,不過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藍圖中,肯定包含助波音重返榮耀的一臂之力。航空產業是妥妥的寡占市場,波音歷經多次安全、品質與罷工等考驗,加上疫情導致供應鏈大受衝擊,但是手中依舊握有豐厚籌碼,去年底737 MAX機型重啟生產是擺脫地獄倒楣鬼的第一步,而後拿下美國第六代戰機F-47標案,美中貿易戰一開始的交鋒,中國取消波音飛機交付禁令,但很快的得到豁免。

中國雖然將C919視為航太產業技術自主能力的展現象徵,但是實際上根據美國銀行報告顯示,其主要供應四八家來自美國、二六家來自歐洲,真正中國本土僅十四家,超過半數仰賴美國。換句話說,就算美中貿易戰之後還有新的發展,中國也不能拿波音開刀,根據統計,二三年中國擁有波音一八二一架客機、空巴二二二八架,光靠空巴或中國本身,不僅不可能汰舊換新,且若不進口零組件,恐連基本的維修能力都將喪失。

波音至三月底未交付商用飛機訂單達六三一九架,其中四七六三架為737 MAX系列、占四分之三強,四月交付四五架商用機,遠高於去年同期二四架,今年連續四個月交機超過四○架、累積一七五架,其中737 MAX系列一三三架,扣除取消與轉換後訂單,未交機六二八二架,調整後實際備貨為五六四三架。空巴至四月共交付一九一架,暫時稍微落後於歷史平均交付水準。

若單就當前交機量來推估,空巴與波音年度交機量的目標分別為八二○架與六一○架,目前看來高機率無法達標,空巴主要卡在供應鏈瓶頸,生產節奏相對保守,波音則受制於FAA產量限制與供應鏈挑戰,不過預期仍將超過去年交付數,但是距離整體未交付數量,就算在完全沒有新訂單,且供應鏈扭轉為完全順暢,波音至少需耗費七~八年才可能交付,若以實際狀況來看,供不應求將長達十年以上。

關稅對供應商影響甚微

飛機引擎發動機是最重要的設備,國際飛機引擎主要製造商,兩家美國公司GE與PW,歐洲則是法國賽峰與英國勞斯萊斯。GE與賽峰合資成立CFM,研發出的LEAP為目前單走道飛機主流發動機,1A應用於空巴A320neo,1B應用於波音737 MAX,1C應用於C919,空巴終端組裝在賽峰、波音則是GE,也就是說雙方互相需要,因此關稅互相豁免是可以預期的。而包含台灣零組件供應商在內,多採取FOB,基本上關稅都是由製造商負責。(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53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封面故事:美科技勢力伸進中東 開天闢地
◎特別企劃:EPS排行榜 囊中物解盤
◎國際趨勢:比特幣暴跌暴漲 重返十萬美元
◎中港直擊:中國仰賴零工經濟抗失業
【最新活動看板】
◎先探i投資YouTube頻道《賺財富 看先探》每週五上線!
◎財訊快報APP 重要訊息不漏接
◎跟著生技女王腳步,奠定生技產業基本功
◎【免費講座】2025生技投資論壇 細胞醫療產業投資新亮點
◎【先探講堂】朱家泓、林穎 師徒聯手教學 進階技術分析班
◎【先探講堂】莊爸飆股學習營 絕學5招破解主力選股
◎【先探講堂】探究好讀 穩定獲利法則:講師 林于正
◎【先探講堂】探究好讀 2025新式型態學進階加強版:講師 莎拉
◎先探一年52期送「Dashiang真空咖啡壺組(一壺二杯)藍色DS-C823P」
◎先探一季13期送《積極型價值投資:突破盤整市場的終極投資》一本

其他相關雜誌文章
謝金河:台灣在地緣政治中的新挑戰( 2025-03-20 先探投資週刊)
謝金河:台股從主流轉向非主流( 2025-03-06 先探投資週刊)
鴻勁打造千億市值的秘密武器( 2025-05-28 先探投資週刊)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7771.36 372.94 0.32%
以太幣ETH 4457.63 17.63 0.40%
瑞波幣XRP 3.12 0.04 1.34%
比特幣現金BCH 588.11 -4.46 -0.75%
萊特幣LTC 120.77 1.72 1.45%
卡達幣ADA 0.938680 -0.01 -0.55%
波場幣TRX 0.349343 0.00 -0.89%
恆星幣XLM 0.428742 0.00 -0.29%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