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今天召開第6次碳費費率審議會,拍板國內碳費費率。傳產業者包括石化、鋼鐵或水泥等指標性廠商表示,政府實施碳費,業者一定盡力配合,但對營運仍有相當負擔與挑戰需面對。
環境部今天召開第6次碳費費率委員會,經委員討論,建議一般費率訂為每噸碳新台幣300元,優惠費率A、B分別為50元、100元。
根據環境部規劃,初步徵收對象以年排放量2.5萬公噸以上的電力業、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為主,約500家工廠,明年5月採試申報,2026年正式開始收費。
石化公會表示,減碳是趨勢,政府實施碳費,業者一定盡力配合,但政策必須公平,要兼顧產業競爭力。
石化公會表示,這幾年台灣石化業相當辛苦,面對大陸石化產能過剩,外溢到亞洲鄰國,市場競爭相當激烈;由於台灣的FTA覆蓋率低,原本與大陸之間的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許多石化品項目的關稅減讓也一一被拿掉,出口面臨挑戰。
在國內市場方面,台灣石化品進口關稅長期偏低,接下來實施碳費,國內石化業者成本進一步墊高,如果沒有類似歐盟的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等配套,將被國外業者占便宜,國內業者恐更加辛苦。
中鋼則表示,依據碳費審議委員會的決議,一般費率每公噸300元,行業別指定削減率(優惠費率A)為每公噸50元,技術標竿指定削減率(優惠費率B)則為每公噸100元。
如以中鋼2025年減碳目標及採優惠費率進行估算,中鋼每年應繳碳費預計約2億元至4億元。政府雖已參採國際碳定價前例,考量難減產業的特性設定相關配套措施,但對中鋼營運仍有相當的負擔與挑戰,需去努力與面對。
面對全球鋼鐵產業環境變化,以及2050碳中和目標的嚴峻挑戰,中鋼已完成短中長程減碳方案及碳中和路徑規劃,將持續研發及導入先進低碳生產技術,朝爭取最優惠的費率努力。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日前表示,針對環境部公告碳費制度,但未將台版CBAM納入配套,「這會把產業搞掉。」他表示,以水泥業來看,國內水泥1噸最高賣到3000元,如果到2030年1噸水泥要繳交3000元碳費,那水泥就不用生產了,但因進口水泥會越來越多,所以台灣還是沒有減碳。
張安平認為,「綠色轉型是跨國界的,自己不生產全靠國外,台灣基礎重工業會死得很難看。」他指出,進口水泥現在一年已經為台灣帶來300萬噸碳排,不繳碳費不合理,推動台版CBAM就是要讓進口原物料與商品也要申報碳排,也要付出碳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