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將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列為重點政策,央行秉持一貫立場,在未涉新台幣匯率的外匯商品前提下,將持開放態度;央行今天以新加坡、香港為例,強調不開放此類商品,並非資產管理的阻礙。
金管會端出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希望壯大台灣金融市場人才、專業及競爭力,並引導海外資金投資台灣,促進國內產業發展;外界關注央行態度,是否會進一步配合鬆綁相關外匯規範。
央行今天宣布響應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調高國人每年累積結匯金額,團體、個人由500萬美元提高至1000萬美元,公司行號由5000萬美元提高至1億美元,並自今年11月1日起實施。
央行外匯局長蔡(火冏)民表示,實際統計數據看來,國人實際使用結匯額度需求有限,這次調高結匯額度、調至多少,並不是關鍵議題,重點是央行表達支持政府政策的態度,認為此方向對金融發展會有幫助。
面對外界質疑央行對於涉新台幣匯率的外匯商品太過保守,蔡(火冏)民回答,他不認為這會是發展資產管理的阻礙,「這可能是外界誤解」。
蔡(火冏)民指出,以新加坡、香港為例,新加坡金融市場蓬勃發展,但並非外國人到新加坡會換成新幣再做資產管理,他們新幣兌美元的交易比重非常低,9成都是外幣交易;他接著表示,有人認為新台幣匯率穩定,不利金融市場發展,但港幣兌美元是固定匯率,金融發展也沒有受太大影響。
蔡(火冏)民指出,新台幣不是國際貨幣,但國際上最多的投資工具,以及國人海外淨部位多是美元或歐元,資產管理也是這些形式為主,「台幣不是國際貨幣,難道就會變成資產管理沒辦法發展?這可能是外界誤解。」
蔡(火冏)民強調,央行不認為對涉及新台幣匯率的衍生性商品採取審慎態度,會對市場造成阻礙。
「要發展資產管理業務,不應該太去強調,新台幣要有很多衍生性商品」,蔡(火冏)民表達央行立場,但他也說,央行不會一成不變,仍會滾動式檢討。
蔡(火冏)民補充,對於涉及新台幣匯率的外匯商品,央行有兩大原則,分別是避險、實質需求,舉例來說,廠商基於貿易,有避險需求要做遠匯,這些是開放的。
蔡(火冏)民指出,新台幣是2000多萬人在使用的貨幣,央行希望新台幣匯率穩定,因為投機行為,造成新台幣過度波動並不好,近期日圓受到利差交易(Carry Trade)劇烈波動,便帶來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