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追AI人力需求!綠領人才每年需求2.2萬人nownews (2024-12-17 13:13:16)


環境部與104人力銀行今(17)日合作發布《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內容提到綠領人才今年每月徵才2.2萬人,直追AI產業的2.9萬人。(圖/記者鍾泓良攝影)

[NOWnews今日新聞] 全球推動淨零轉型,雖然影響到高碳排工作,但也培養出一批新的綠領人才。環境部與104人力銀行今(17)日合作發布《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內容提到綠領人才今年每月徵才2.2萬人,直追AI產業的2.9萬人,而平均月資中位數達到4萬元,比整體中位數的3.7萬元高8%,顯示該行業的前景可期。

據報告研究過去8年趨勢,台灣在2017年綠領徵才企業家數為1115家,到了2024年則成長至3593家,增幅達222%;人才需求方面,2017年開出工作機會為5161人,現在已經成長至2.2萬人,增加329%,更是直追AI產業的2.9萬人。

而按照產業別分析,電子資訊/半導體、製造業、建築營造不動產業、批發零售傳直銷業、法律/會計/顧問/研發/設計為前5大綠領人才需求產業需求逾1.5萬人,合占近7成需求,其中以科技業每月徵才逾4300人最多。

這些產業所開出職缺五花八門職位,其中環境安全衛生類人員逾3200個工作機會最多,其次為:業務銷售類人員逾2900個、工程研發類人員逾1400個為前3大需求。

而在薪資方面,最近6年綠領職缺月薪起薪中位數,從3.5萬元成長到4萬元、增幅14.3%,現在已高於整體職缺中位數3.7萬元。

然而,如果求職者擁有證照、能力檢定等,薪水絕對有機會往上談。環境部長彭啟明舉例,像是離岸風電技師做1個月休1個月,他曾經想僱用每個月開15萬元還聘不到人,因為都以20萬元價格被大廠挖走。另外,像是環境工程技師,薪資中位數是5.5萬元,如果有證照、專業,每月月薪高達10萬元以上都不是遙不可及。

環境部考量到綠領人才需求正夯,因此也提出綠領人才培育推動策略,包括提出ESG補習班、推動公正轉型,並設置綠領淨零人才資訊平台。

對於即將選擇投入綠色產業的年輕學子有何建議?104人力銀行總經理表示,永續是個全新領域,首先都是抱持著學習態度,培養能力跟知識,只要具備相關能力無論是要投入高薪領域,或是選擇特定產業,選擇權就在自己手上。

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綠色成長需要更多綠色產業、人才,這中間就需要許多職業訓練跟就業輔導,認為這不僅僅是趨勢所需,更是讓勞工能在職場有所加值,取得更好待遇的機會,也提及接下來在面對公正轉型上,勞動部也會扮演更多角色。

勞動部10月報告示警綠色失業 彭啟明:提前布局

據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今年10月所發布報告,綠色轉型所造成結構性失業會日益擴大,預估2050年會影響到2.8萬人失業。其中,燃氣業、砂石業、石化業等高碳排產業在2050年將影響3成至8成的產業人口,而電子零組件業明年就可能出現1萬名失業人口,提醒政府應該提早因應,推動解決「綠色失業」的公正轉型。

對此,彭啟明表示,環境部尊重任何一份報告,表示碳費還未開徵,說明年就會開始失業還言之過早。但以國際經驗,轉型一定會面臨陣痛期,藉由這份報告可以更精準掌握工作機會在哪裡,藉由環境部與勞動部共構的綠領淨零人才資訊平台,可以讓企業員工提早因應。

而近期坊間開出許多ESG、永續培訓課程,對於哪些具有必要性,彭啟明坦言,綠色趨勢來得又猛又快,全世界公認的單一證照認證屬於少數,政府無法限制市場上類似補習班的行為,未來政府會訂定一定標準,避免民眾花冤枉錢,還沒有達到效果。



相關新聞


環境部、工研院開發石膏板再利用 每年循環量增加2.7萬噸


防淨零轉型變「綠色失業」 學者:優先關注「棕色工作」轉銜


財經小辭典/淨零下哪些產業淪重災區?該如何避免「綠色失業」?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98922.98 3,823.59 4.02%
以太幣ETH 3506.57 229.06 6.99%
瑞波幣XRP 2.34 0.14 6.39%
比特幣現金BCH 475.71 30.63 6.88%
萊特幣LTC 109.73 10.15 10.20%
卡達幣ADA 0.940417 0.06 6.50%
波場幣TRX 0.257631 0.01 5.64%
恆星幣XLM 0.410883 0.05 15.44%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