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投行調高中國GDP成長預期 介於4.5%至4.8%中央社台北26日電 (2025-03-26 16:16:26)

近期全球多家投資銀行調高對今年中國GDP增幅的預測,介於4.5%至4.8%不等。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近期意外強勁的經濟數據,與政府傾向支持內需成長的態度催生樂觀情緒,但與美國的貿易關係緊張仍是風險。

華爾街日報今天報導,過去1個月,(匯)豐(HSBC)、澳盛銀行(ANZ)和花旗(Citi)的經濟學家紛紛調高了對中國GDP增幅的預測,分別從先前預計的4.5%、4.3%和4.2%調高至4.8%、4.8%和4.7%,更接近中國政府今年設定的5%左右的成長目標。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和野村(Nomura)的經濟學家雖沒有上述機構那麼樂觀,但同樣調高了預期。這3家投行目前均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將成長4.5%,而先前的預期分別為成長4.0%、4.1%和4.0%。

報導指出,部分調高的預測出現在中國17日公布意外強勁的經濟數據後,這代表去年秋天加碼的刺激措施逐漸取得成效。1至2月份,衡量消費者支出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加速成長,而投資和工業增加值增幅也超出預期。

此外,中國房地產在經歷幾年下跌後,出現初步止穩跡象。非官方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百強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1.2%,至人民幣1880億元(約新台幣8571億元),而1月份下降3.2%。

在先前刺激措施的基礎上,中國政府3月間還表示將增加政府債務支持經濟成長,這是一攬子政策方案的一部分。17日發布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旨在擴大內需,並包含加強社會福利,穩住房市股市等,這種向需求驅動型增長進一步傾斜的態度催生樂觀情緒。

報導引述(匯)豐經濟學家近期報告指出,「中國政府支持成長的決心增強、為提振內需而採取的政策回應更有力更迫切、以及經濟活動數據好於預期,這些都是我們對中國經濟成長更加樂觀的主要原因」。

高盛策略師在一份報告中稱,多數投資者認為,雖說仍有一些問題待解決,但中國AI領域的發展將扭轉大局,他們對私營部門監管壓力的緩解也表示歡迎。

西班牙對外銀行的經濟學家指出,美國對中國加徵的關稅低於預期,美國總統川普競選期間曾威脅要對中國商品徵收60%或更高的關稅,但目前只加徵20%關稅。

不過,報告中也提到,「不能排除未來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60%關稅的可能性」,並擔心川普對中國採取溫和立場可能是暫時的。

報導指出,許多經濟學家表示,除了與主要貿易夥伴之間的緊張關係可能帶來的拖累之外,中國經濟仍面臨其他下行風險。

摩根士丹利的經濟學家認為,除了關稅本身,中國政府對川普加稅的因應政策也可能阻礙中國經濟成長復甦,且報告中指出,「我們仍然認為,政策框架是為經濟成長托底,而不是通過積極的刺激措施來實現快速的通貨再膨脹」。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03405.62 -701.34 -0.67%
以太幣ETH 2478.46 -31.83 -1.27%
瑞波幣XRP 2.55 0.18 7.75%
比特幣現金BCH 399.49 -8.56 -2.10%
萊特幣LTC 102.48 2.51 2.51%
卡達幣ADA 0.798710 -0.01 -0.78%
波場幣TRX 0.264417 0.00 -0.17%
恆星幣XLM 0.307809 0.00 0.56%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