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熱潮推升SPV投資工具爆紅 專家提醒:當心風險與泡沫疑慮 (2025-03-28 11:40:52)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矽谷近年最火紅的投資詞彙之一,非「SPV」莫屬。《CNBC》報導指出,所謂SPV(特殊目的投資載具),是一種專為單一投資案成立的基金架構,尤其在AI新創企業估值動輒百億美元的情勢下,成為資金搶灘的捷徑;不過,隨著熱錢湧入,專家示警其中潛藏的手續費陷阱、不透明結構,以及「錯失恐懼症」(FOMO)所驅動的非理性行為等問題,值得投資人高度警惕。

根據私募市場平台Forge Global數據顯示,六年前SPV僅佔其交易比重的7%,如今已飆升至64%。該平台資料主管吳浩(Howe Ng)表示:「在人工智慧領域,我們看到大量透過SPV募資的情形。越熱門的公司,附帶費用也越高」。

事實上,SPV熱潮與AI浪潮密不可分,從OpenAI、Anthropic到即將IPO的CoreWeave,皆有大量SPV資金參與,甚至包括知名機構投資人Magnetar都透過SPV擴大持股。此類工具讓創投機構得以為旗下有限合夥人(LP)如:校務基金、退休基金或高資產淨值人士,能爭取更多股權,進而強化談判籌碼。

不過,相較傳統創投基金分散投資以對沖失敗風險,SPV較像是一把「單注型賭注」。喬治城大學麥當勞商學院財金教授達希亞(Sandeep Dahiya)指出:「創投界的回報來自少數成功案例,SPV就是下好離手、成王敗寇」。

而這類投資工具的結構,讓資費成為爭議焦點。AngelList執行長柯利(Avlok Kohli)坦言,他六年前首次參與SPV投資就踩雷,不僅被收取層層費用,還發現發起人對投資標的實際情況一無所知。AngelList目前會主動拒絕那些資訊無法查核的SPV案,柯利更直言,有些案件甚至連是否最終持有公司股票都無保證,直指這已構成詐欺行為。

即使風險顯著,資金仍持續湧入,原因不難理解。近期IPO市場持續沉寂,大量AI獨角獸公司尚未上市,卻已吸引高資產族群透過SPV布局。此外,許多晚期新創員工選擇在二級市場出售股份,也讓更多SPV交易浮現。

Forge統計顯示,該平台近三個月的私募市場指數大漲32%,明顯領先標普500與那斯達克100指數的表現。私募市場報酬領先,加上高利率環境下對傳統資產的疑慮,也讓富裕投資人更願意承擔未上市企業的風險;然而,這個市場並非所有資訊皆公開透明。Industry Ventures執行長史威登斯(Hans Swildens)估計,市場上只有10%的二級交易會對外公布,絕大多數交易對手選擇低調進行,不發新聞稿也不透露價格。

雖然法規要求SPV需揭露費用結構,但投資人實際負擔金額仍與持有期間長短密切相關。等待上市或被併購的時間越久,所需回報率也必須越高,才能攤平相關費用,否則可能反而侵蝕報酬。更令人憂心的是,部分市場觀察者認為,SPV熱潮與網路泡沫時期如出一轍。史威登斯直言:「當散戶開始大量進入這個市場,通常不是好訊號」。史威登斯示警,若未來一至兩年散戶參與比例持續上升,對機構投資人來說可能就是「減碼時機」的信號。


成交量排行 / 成交價排行 / 漲幅排行 / (看全部)
股票 成交價 漲跌 漲幅 成交張
世芯-KY 2740.00 -210.00 -7.12% 4,522
大立光 2355.00 -40.00 -1.67% 601
祥 碩 1750.00 -180.00 -9.33% 1,180
川 湖 1650.00 -175.00 -9.59% 1,891
緯 穎 1635.00 -120.00 -6.84% 2,290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82496.84 -100.14 -0.12%
以太幣ETH 1822.86 -4.45 -0.24%
瑞波幣XRP 2.09 -0.05 -2.34%
比特幣現金BCH 303.81 0.70 0.23%
萊特幣LTC 83.03 -2.42 -2.83%
卡達幣ADA 0.662934 -0.01 -1.63%
波場幣TRX 0.238769 0.01 2.95%
恆星幣XLM 0.263875 0.00 -1.37%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