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虧 境外債權人僅從中國違約開發商收回0.6%資金中央社台北31日電 (2025-03-31 18:48:16)

英國「金融時報」今天報導,自2021年以來,雖然經過多年談判並達成近10項重組協議,但中國房地產開發商近1500億美元違約債券中,國際債券持有人收回的資金僅約0.6%。

據提供槓桿貸款數據和分析的Debtwire平台對重組數據的分析,在此期間,62家開發商僅向離岸債券投資者轉移9.17億美元現金,相當於1470億美元違約紀錄的0.6%。由於中國房地產企業創收困難,只有華夏幸福基業、華南城和榮盛發展3家開發商在11項債務重組協議中支付了390億美元現金息票。

這些數據凸顯國際投資者從所持中國開發商股份中收回資金的困難。

中國開發商在房市繁榮時期向海外市場大量借貸,但在2021年房地產巨頭恆大違約後,這些借貸隨之瓦解。中國政府雖採取了相關因應措施,包括降低利率和完成未完工項目,但這一數據也讓人懷疑在香港達成的系列重組協議的可行性,並說明了中國房市放緩的深度。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香港重組顧問說,「不知道有任何現金因為內地(中國大陸)開發商目前的困難而從內地轉移到境外」。

Debtwire分析師Dominic Soon則說,「大家都放棄了。主要問題其實是在岸債務。不解決這個問題,就幾乎沒有資金可以流出」。

與中國內部的債務相比,離岸債券相形見絀,而中國大陸的債務對政策制定者來說是更為嚴峻的挑戰,因為官方正試圖穩定這個對中國經濟至關重要的行業。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2023年的估計,開發商負債總額為12兆美元。Dominic Soon指出,中國大陸的重組發展比香港滯後數年。

包括恆大在內的少數在香港上市中國開發商在香港面臨清算申請,但這些企業所有的業務幾乎都在中國大陸,受單獨的法律規範管轄,幾乎沒有證據顯示清算程序影響到這些企業在中國大陸的業務。相反地,清算程序絕大多數集中在從這些公司擁有的海外資產中收回價值,以及依賴於中國現金流在數年後最終恢復的重組交易。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93171.71 -255.88 -0.27%
以太幣ETH 1765.70 8.50 0.48%
瑞波幣XRP 2.19 -0.03 -1.15%
比特幣現金BCH 349.19 -13.59 -3.75%
萊特幣LTC 81.98 -1.43 -1.71%
卡達幣ADA 0.699201 0.02 2.77%
波場幣TRX 0.245601 0.00 -1.08%
恆星幣XLM 0.268778 0.00 1.2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