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美關稅風暴 業界:晶片所有權和議價能力成關鍵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3日電 (2025-04-03 17:24:32)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宣布對等關稅,其中半導體等項目暫不列入課徵品項,業界人士分析,台灣半導體廠商多屬於代工性質,「沒有晶片所有權」,按照一般代工合約,關稅等額外成本應由掌握晶片所有權的客戶負擔,但最終議價能力仍是決定關稅由誰承擔的關鍵。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宣布對所有國家課徵10%關稅,將於5日凌晨生效。另外,川普也針對其他對美貿易逆差大的國家分別課徵17%至49%「對等關稅」,其中台灣稅率為32%,至於半導體、鋼鐵、鋁、銅、藥物等項目,暫時不列入關稅品項。

川普對等關稅震撼全球,儘管半導體項目暫時未列入關稅品項,但川普對半導體產業發言仍留下伏筆。

半導體封測業界主管對中央社記者分析,從電子科技業角度來看,關稅是以各類3C電子終端產品例如手機、筆電、電視、電動車等銷售價格為依據課徵,美國若要對半導體晶片代工廠課徵關稅,在實務上有難度。

他指出,包括晶圓代工廠、封裝測試商甚至測試介面廠,都不具有晶片的最終所有權,半導體供應鏈主要替IC晶片設計客戶進行代工服務,在合約中也清楚規範除非是代工製程及技術本身問題,否則包括關稅等其他額外增加的成本,均由客戶負擔。

他分析,美國增加對等關稅的最重要目的,是轉移半導體先進製程至美國境內設廠,「美國的用意是,我們也要有半導體先進製程」。

另一名封測業界人士則有不同看法,這名人士指出,儘管台廠與客戶簽訂類似關稅或運費由買方負擔(FOB)的合約保障,但在美國關稅和半導體產業上游客戶的強大壓力下,台廠能否「一板一眼」按照合約走,仍有待觀察。

他指出,半導體代工廠多與上游IC設計客戶長期合作,若客戶要求代工廠吸收額外關稅,也不是沒有前例可循,例如以往若原物料價格上漲,半導體代工廠考量與客戶關係,鮮少轉嫁給上游客戶,通常採取自行吸收方式。

業界人士表示,半導體供應鏈中的台灣廠商與客戶之間的議價能力(bargain power)將是關鍵,他預期中小型代工廠商的議價空間相對有限,若客戶要求吸收關稅成本,「也只好吞下去」。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79435.30 -4,409.40 -5.26%
以太幣ETH 1595.82 -219.53 -12.09%
瑞波幣XRP 1.98 -0.15 -7.00%
比特幣現金BCH 273.65 -27.61 -9.16%
萊特幣LTC 71.67 -12.75 -15.10%
卡達幣ADA 0.580845 -0.08 -12.05%
波場幣TRX 0.231258 -0.01 -3.23%
恆星幣XLM 0.237444 -0.02 -8.49%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