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整治內捲競爭促停止加班 口號難扭轉職場現實中央社台北4日電 (2025-04-04 17:26:42)

中國官方整治內捲式競爭,督促企業停止加班、鼓勵彈性休假,更有媒體報導企業響應推出「不加班運動」,但是在現實的職場「不加班只是把工作帶回家」,「誰能不加班」成了許多勞動者面對「口號」時的共同疑問。

中國社會內捲競爭嚴重,企業加班文化盛行,官方認為有礙提振消費、不利企業發展。隨著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綜合整治內捲式競爭後,中國市場監管總局日前舉行座談會,與企業負責人討論與相關議題;中國國家發改委日前也強調,不得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鼓勵彈性休假。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從官方下令後,中國開始用「整治」一詞描述這樣的要求。中國的媒體開始報導外送平台美團取消外送員超時扣款、企業辦公樓晚上9時準時關燈以及強制晚上6時20下班等「新生態」,「不准加班」也成微博熱搜。

然而報導引述多家中資車企、網路公司的員工表示,加班依然是常態。真正的職場,「誰能不加班」是許多人的真實心聲與疑問。

一名新能源汽車公司員工李先生表示,「(加班)是入職的時候的默認選擇」,而且任職的公司表面上完全不承認加班,但「有同事上午接受諮詢提到了公司工作生態,下午就被開除了」;另一車企員工提到,每週六強制上班,作息完全混亂,電話一來就得起來工作。

在江蘇的汽車配件製造商王先生受訪時指出,過去幾年間,哪怕頂著疫情期間的海關封鎖壓力,也不太願意與中資車企合作,因為「壓力太大」。

他說,訂單向來來得多又急,一旦接了,他和工人都要加班,而且儘管政府發文警告車企避開低價競爭,但仍有車企要求供應商降低成本。

報導稱,內捲式的激烈競爭導致產能過剩,中國車企將市場拓展目標面向海外。但高速迭代的節奏、出海適應市場的要求,進一步導致車企員工的加班情形更嚴重。

中國的「勞動法」雖規定企業員工每日工時不超過8小時,每週平均工時不得超過44小時。但實際上勞工很難透過仲裁等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勞動權益;此外,企業要規避加班審查也有很多手段。

報導引述業內人士說,有些中國車企施行靈活上下班制度,不用打卡,這樣導致的加班並未被記錄。此外,成立子公司、合資公司或者外包,都是車企可以選擇的合規方式。也有一些企業對於供應商的勞動環境監督僅限於發放問卷、自主填報,缺乏有效的三方監管。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93302.96 -389.44 -0.42%
以太幣ETH 1760.08 -35.90 -2.00%
瑞波幣XRP 2.18 -0.04 -1.68%
比特幣現金BCH 354.73 -3.49 -0.97%
萊特幣LTC 83.78 0.55 0.67%
卡達幣ADA 0.710603 0.01 1.87%
波場幣TRX 0.243977 0.00 -0.92%
恆星幣XLM 0.275261 0.01 3.3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