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務部長批「台灣搶走晶片產業」 反問:為何不能在美使用機器人生產周刊王CTWANT (2025-04-05 08:41:33)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圖/達志/美聯社)

[周刊王CTWANT]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於3日在接受《CNBC》節目《Squawk Box》專訪時表示,目前美國正設法將晶片製造業從台灣遷回本土。盧特尼克表示,儘管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日前宣布新一輪關稅政策中,尚未涵蓋半導體產業,但未來將進一步「深入研究」,並推動晶片生產重返美國。盧特尼克直言「我們必須保護自己。美國必須能夠保護自己。」

根據《商業內幕》報導指出,盧特尼克在專訪中也批評,美國目前的電子產品主要仰賴台灣製造,這是政策造成的結果。盧特尼克質疑「這些以前都是在美國製造。我們的政策讓台灣把這一切都拿走了」、「我們每個人都拿著我們喜愛的iPhone。為什麼它們必須在台灣和中國製造?為什麼這些不能在美國用機器人來製造?」

就在盧特尼克發表上述言論的前一天(2日),川普宣布對所有對美國課徵關稅的國家實施10%的基準互惠關稅,涵蓋185個國家,其中台灣的稅率為32%。川普當日在聲明中表示「2025年4月2日將永遠被記住,作為美國產業重生的那一天,作為美國命運被重新掌握的那一天,以及我們開始讓美國再次富裕的那一天。」

針對台灣與晶片產業的連結,川普早於2024年7月接受《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訪問時就曾表示,台灣因奪走美國的晶片製造產業而致富「我是說,我們到底有多愚蠢?他們把我們所有的晶片業都拿走了。他們變得非常富有。」川普當時也提到「他們(台灣)幾乎拿走了我們100%的晶片產業,我承認他們厲害。那是因為有些愚蠢的人在治理這個國家。我們本來不該讓這件事發生。」

面對川普的政策與言論,台灣總統賴清德於3日透過臉書發表貼文回應,指出美國這些關稅政策「不合理」,並不符合台美之間「高度互補和實質的貿易關係」。賴清德表示,台灣政府將持續與川普政府協商相關事宜。

報導中也提到,美國在過去數年開始,就試圖降低對台灣晶片產業的依賴。前總統拜登(Joe Biden)於2022年簽署《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ct),意圖透過數十億美元聯邦資金提升本土晶片製造實力。後續拜登政府又於2023年11月宣布撥款高達66億美元給台積電(TSMC),協助其於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造三座晶片工廠。

但根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引述專家說法,儘管美國積極發展晶片製造能力,但台積電仍將把最先進的晶片生產留在台灣。《晶片戰爭:爭奪全球最關鍵科技的鬥爭》(Chip War: The Fight for the World's Most Critical Technology)作者米勒(Chris Miller)表示,除非經過數年延遲,否則台灣政府幾乎不可能同意讓台積電在美國設廠生產最尖端晶片「這是台灣最有價值的戰略資產。沒有它,要從川普政府獲得美國的安全保障或支持,從困難變成不可能。」

延伸閱讀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82157.37 -408.60 -0.49%
以太幣ETH 1561.49 -106.71 -6.40%
瑞波幣XRP 2.01 -0.04 -2.03%
比特幣現金BCH 302.14 0.95 0.31%
萊特幣LTC 75.98 -0.03 -0.04%
卡達幣ADA 0.624717 -0.01 -1.10%
波場幣TRX 0.236618 0.00 -0.75%
恆星幣XLM 0.235082 -0.01 -2.93%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