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F:中型集團面臨關稅戰影響大 今明年恐陷艱困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8日電 (2025-04-08 12:11:47)

根據CRIF中華徵信所報告,台灣中型集團早在2018年開始進行「西退轉南進」,陸續在東協國家布局,但近期受到美國關稅戰打擊,所受影響比大型集團更大,預期今、明年將是中型集團艱困的2年,喊話政府給予必要救濟措施,產業公會也應開會找出應對方案。

根據CRIF最新發布的2025年版「250中型集團企業研究」調查結果,一向具有成長型集團特質的中型集團,在美中貿易戰後顯得欲振乏力。

CRIF分析,雖然2023年中型集團全球分子企業增加至4132家,資產總額也從2022年的衰退轉為成長,但觀察2018年至2023年間營收成長率,2019年、2020年及2023年出現3度衰退,可看出美中貿易戰以來,中型集團的成長陷入瓶頸。

自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中型集團就開始作「西退轉南進」轉型的準備,CRIF指出,集團一方面在中國投資家數下滑,令一方面在東協十國投資持續上揚。但目前在東協十國成立的企業中許多仍在初期營運期,正要進入營運軌道時,卻面臨美國的對等關稅戰,東協國家也首當其衝。

CRIF表示,中型集團對關稅率高達40%以上的國家,設立的分子企業家數分別為越南101家、柬埔寨28家、緬甸5家、寮國2家,合計占全體東協分子企業341家的39.88%,若加計對等關稅達32%以上的泰國66家、印尼26家,合計家數達228家,占全體家數的66.86%,其中,除了印尼的對等關稅率與台灣同為32%,其他5國的對等關稅率都高於台灣,成為重災區。

CRIF指出,中型集團在對等關稅較低的新加坡、馬來西亞與菲律賓等國,布局家數較少。雖然越南和柬埔寨都已向美國表達,願意提供美國進口產品零關稅,以及「雙邊零關稅」磋商,來換取美國對等關稅的改變,不過,單邊意願能否有效解決對等關稅危機,仍待美國的處理態度。

CRIF指出,中型集團資源遠不如大型集團,在對等關稅衝擊下,所受到的營運影響比大型集團更大。在代工基地移轉也已經投入資金運作,且由於資源有限,較不利採取主動因應,處於進退兩難的情況,對於供應鏈運作只能視國際客戶的動向被動因應。

CRIF呼籲,中型集團更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當地的資訊作為營運決策依據,並給予必要的救濟措施。各產業公會及產業智庫則應召開產業因應會議,找出各產業供應鏈的應對方案。

根據CRIF中型集團標準,只要集團資產總額未達CRIF定義的大型集團企業標準(資產總額及營收總額都達新台幣50億元以上),但其資產總額及營收總額均達20億至50億元之間的集團,將定義為中型集團。此外,合併資產總額須排名在250名內的中型集團,才會列為CRIF版的中型集團排名。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03767.51 228.68 0.22%
以太幣ETH 2574.93 -35.10 -1.34%
瑞波幣XRP 2.41 -0.14 -5.59%
比特幣現金BCH 398.69 -3.99 -0.99%
萊特幣LTC 99.59 -1.53 -1.52%
卡達幣ADA 0.766147 -0.03 -4.17%
波場幣TRX 0.273260 0.00 -0.57%
恆星幣XLM 0.294333 -0.01 -3.18%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