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戰恐波及藥品,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天預估美國進口的癌症用藥可能漲價,病團擔憂高單價新藥變更貴,納入健保給付恐延宕,呼籲加碼新藥基金,確保癌友救命藥可近性。
據健保署統計,目前收載藥物約1.4萬個品項,其中美國進口藥物共有177項,美國進口藥物每年占健保總體藥費支出的10%,不少和癌症用藥有關。邱泰源在立法院接受媒體聯訪表示,持續關心癌症藥品進口量,有可能漲價,都做最好準備。
健保給付範圍內的藥品,受到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第34條及第35條保障,若廠商因匯率波動或成本上漲等因素,導致藥品價格無法覆蓋成本,可提交成本資料向健保署提出調高健保支付價格的建議。癌症病友團體更擔心的是高單價新藥變更貴,納入健保給付恐延宕。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今天接受媒體聯訪表示,癌症用藥是救急救命藥,是生命與時間賽跑的患者必需品,正在等待納入健保給付的費用高昂新藥,若受到關稅影響再漲價,恐怕造成病人會等更久,自費用藥時間拉長,再加上價格調整,癌友經濟壓力會變更重。
健保總額是匡列預算金額,今年度總額內的新藥新科技預算早已固定,調整幾乎不可能。蔡麗娟認為,面對突如其來的美國關稅戰衝擊癌症藥品,今年再加碼新藥基金是可行方法之一,增加投資做好準備,避免新藥納入健保給付等待時間延長,確保癌症患者使用新藥可近性。
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嚴必文也說,健保署今年開始執行個別醫院總額,已有部分醫院不願意引進高價癌藥,若美國關稅政策導致藥價調漲加劇,擔心新藥給付時程會延宕,或給付規範恐更嚴格,阻礙癌友獲得即時適切的治療機會,更無法邁向健保給付接軌國際的政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