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硝煙四起 上海外貿業:加大赴東協發展決心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3日電 (2025-04-23 12:17:19)

美國發起關稅戰。上海外貿業者認為,美國關稅措施對於公司出口構成影響,目前先暫緩出貨美國,相關衝擊也加大前往東協發展決心,企業專注開拓更多元市場。

澎湃新聞23日報導引述多名上海外貿業者對於美國加徵關稅看法。業者普遍認為,外貿企業勢必面臨壓力,包括倉儲成本上升、訂單量減少、獲利率下滑等;不過中國的完整製造業生態難以被取代,歐美進口商首選還是中國供應商。

上海外貿企業維特光學創始人沈旭生說,關稅戰對於公司構成影響,貨物運輸成本飆升50%以上,由於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許多經銷商通知暫緩下單,目前先行暫停部分發往美國貨物,這也導致國內庫存產生積壓。

沈旭生表示,美國市場約占公司營收20%至25%,現在有獲利率下滑壓力;不過歐洲、亞洲市場沒有受到影響,近兩年來,歐洲、亞洲市場業績持續攀升。美國客戶目前多抱持觀望態度,樣品單正常下單,具體訂單還得再等等。

沈旭生直言,幾年前考慮過海外設廠,不過遲遲沒有行動,原因在於中國製造業供應鏈生態最為完整、效率最高。瞄準鏡是一種高精度光學儀器,對於產業工人、裝配水準和機械加工都有很高要求,目前維特光學的生產製造仍放在國內。

總部位於上海的琥崧科技集團主攻鋰電裝備領域。琥崧科技集團辦公室副主任鄧小紅說,美國祭出關稅政策對於公司影響有限,不過確實加大前往東協發展決心,先做公司註冊或做技術授權或在當地建廠等,這還需要進一步地規劃。

「從企業的角度,我們的核心需求是拿訂單,無論訂單是來自哪裡」,鄧小紅指出,考慮到國內新能源鋰電裝備領域趨於飽和,加上出口美國市場有阻力,公司轉為關注東協等新興市場,包括印尼、馬來西亞等地。

上海虹橋商務區外貿公司負責人吳彪(化名)認為,美國關稅政策導致外貿公司面臨不確定性,外貿進出口有較長的時間週期,由於關稅政策變動快,許多美國客戶採取觀望態度,避免下訂單時看似一切都好,如果忽然發生變化,對於企業更傷。

吳彪提到,公司在越南、印尼也設有生產基地,不過這些工廠與中國境內工廠相比起來,最大的問題在於產能跟不上,一筆訂單生產週期延長,等於庫存管理、運輸管理也要重新規劃,「海外工廠無法替代中國製造」。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95371.35 -1,533.28 -1.58%
以太幣ETH 1827.18 -15.54 -0.84%
瑞波幣XRP 2.18 -0.03 -1.35%
比特幣現金BCH 354.22 -28.66 -7.48%
萊特幣LTC 86.09 -1.91 -2.17%
卡達幣ADA 0.684731 -0.01 -1.91%
波場幣TRX 0.248126 0.00 0.03%
恆星幣XLM 0.267612 -0.01 -2.65%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