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預售屋制度面臨改革 多地鼓勵新成屋銷售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14日電 (2025-05-14 17:42:06)

太多爛尾樓是近年中國房地產問題的一大痛點,中國普遍採用的預售屋制度被認為是元兇。近期,「現房(新成屋)銷售」話題再次成為焦點,但分析指還不可能全面實施新成屋銷售。

證券日報報導,河南省信陽市「關於加強商品房預售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試行)」6日起向社會公示,其中提出,「文件印發後新出讓土地開發的商品房,一律實行現房銷售」。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信陽此次公布的政策將新成屋銷售放在「嚴控預售許可條件」的政策框架下,這體現了降低風險、去庫存、控增量的政策導向。

根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監測,自2022年末以來,全國已有超30個省(市)試點現房銷售及出台相關支持政策。其中,合肥、鄭州、長沙等地明確部分項目進行現房銷售試點。

進入2025年以來,新成屋銷售持續受到各地政府關注。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9部門年初印發的「關於促進住房領域消費的行動計畫」,提出「支持現房銷售,購買現房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最高貸款額度可提高10%以上」。

中國房地產企業以往有「三高」模式,即高週轉、高槓桿、高負債。在監督不周的情況下,建商拿到民眾的購屋款項後,又投入下一輪的拿地,或是挪做其他用途,資金週轉不靈下,造成建案蓋不下去的「爛尾樓」問題,使民眾權益受損。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去年9月曾指出,確保中國地產開發商交屋的「保交房」政策,應優先於政府現在下場買現房的去庫存政策,因為開發商「賣掉但沒蓋完」的房子,是「蓋完但沒有賣掉」房子的20倍。

為了減少對金融體系的衝擊,中國官方開始更多鼓勵民眾購買新成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現房銷售面積約3億平方公尺,年增19.1%,現房銷售面積占比已經達到30.84%。而在過往的2020年至2023年的4年間,現房銷售占比分別為12.7%、13%、17.3%、22.5%。

澎湃新聞引述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認為,現房銷售是未來的趨勢,但一旦實施過快,可能會提升房地產市場風險,並對行業造成衝擊。現房銷售就意味著資金回籠週期變長,資金壓力更大。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08753.88 3,050.78 2.89%
以太幣ETH 2565.23 159.37 6.62%
瑞波幣XRP 2.24 0.07 3.12%
比特幣現金BCH 504.02 3.33 0.66%
萊特幣LTC 87.17 3.93 4.72%
卡達幣ADA 0.585782 0.04 8.05%
波場幣TRX 0.285364 0.01 2.34%
恆星幣XLM 0.238723 0.01 5.85%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