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談關稅再談貨物稅」 汽車業、勞工反彈nownews (2025-06-19 14:08:51)


邱求慧日前表示,台美協商就汽車關稅調降一事,原則是採「先談關稅才談貨物稅」,讓國內車廠、汽車業勞工反彈(圖/記者張嘉哲攝)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對等關稅90天寬限期將至,台灣迄今尚未與美國達成關稅共識。經濟部產發署長邱求慧日前表示,台美協商就汽車關稅調降一事,原則是採「先談關稅才談貨物稅」。對此,國內的汽車業者、勞工團體均感到吃驚,盼政府還是以貨物稅為優先,否則對國內車廠衝擊太大。

依照台灣現行規定,對汽車課徵的進口關稅為17.5%、汽車貨物稅則因車種不同,落在25%到30%。兩者最大差異是,關稅僅會影響到從海外進口來台車輛,貨物稅則是無論國內或國外都會受到影響。

邱求慧18日出席論壇活動談及台美關稅談判若涉及調降汽車關稅,原則上會先談關稅,才談貨物稅,但最終兩種稅都調降有其可能。

對於政府喊出「先談關稅,才談貨物稅」,代表汽車業勞方的中華民國車輛委員會蔡勝沐表示,站在保護國內汽車產業勞工立場,當然會訴願是17.5%汽車關稅可以完全不調,他也清楚與美國談判不太可能完全不調整,主張單降17.5%的進口車關稅會讓國產車大受打擊,希望政府對於進口車關稅可以採取較硬態度。

其次,他也無奈表示,現在政府在外面談判都沒揭露到底在海外談什麼,許多國內產業都無所適從,所以相關產業勞工都感到非常害怕,彷彿國家談好條件就必須接受。

記者詢問代表企業端的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對方反覆確認,邱求慧是否真的提到「先談關稅才談貨物稅」,最後表示過往政府說法都是說,希望可以先降貨物稅,在掌握確切訊息前不便回覆。

車輛公會在4月曾發聲明,強調美國對等關稅以貿易逆差為衡量點,而台灣對美國出口產品,汽車及零件佔不到2%,不是對等關稅的重點,「但汽車產業背後代表著2500家工廠、30萬勞工就業,若無相關配套,斷然以汽車業為犠牲品,得失之間不成比例。」

車輛公會強調,反對在毫無配套下貿然調降整車進口關稅,這不只會重創國產車,還會讓供應鏈信心崩盤,造成資金與人才出走,長遠來看恐削弱台灣在全球汽車產業的話語權與競爭力。



相關新聞


川普批8大非關稅作弊手段 立委:汽車關稅降為零不如大降貨物稅


汽車關稅驟降恐爆失業潮?王世堅批經長危言聳聽 質疑裕隆洗產地


學者:美國25%汽車關稅影響有限 但恐成「對等關稅」談判籌碼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8567.86 1,141.36 0.97%
以太幣ETH 3672.63 -90.25 -2.40%
瑞波幣XRP 3.45 -0.11 -2.97%
比特幣現金BCH 528.12 4.56 0.87%
萊特幣LTC 116.81 0.96 0.83%
卡達幣ADA 0.861748 -0.03 -3.22%
波場幣TRX 0.316259 0.00 0.61%
恆星幣XLM 0.461163 -0.01 -2.56%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