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業者眾 中國多地出現「假裝上班」公司中央社台北21日電 (2025-06-21 16:31:06)

中國媒體報導,在北京、重慶、深圳、哈爾濱等不少城市,出現了專門的「假裝上班」公司,讓消費者花錢買上班的狀態。分析說,這類公司提供求職者滿足「體面」的需求,有一定的市場潛力。

美媒華爾街日報2023年底曾經報導,中國的失業者並不完全出現在統計數據裡,然而這些人卻會出現在圖書館,把圖書館當作避難所。中國經濟當前仍在承壓,但失業者和待業者的去處,除了傳統的圖書館和咖啡館,又多了些選擇。

工人日報今天報導市面上幾家「假裝上班」公司。其中一家在北京亦莊的辦公樓,有30個工位,配套設施包括會議室、休息室、零食區、接待室、直播間等。創辦人投入人民幣20、30萬元(約新台幣80萬到120萬元)裝修和經營,目前在試營運階段,每人每天收費49.9元。

另一家位於深圳龍華清湖高級辦公樓的「假裝上班」公司,創辦人劉冠杰曾是一名自由職業者,長期輾轉於深圳各大圖書館、咖啡館,因此發現了這一需求。開業以來,公司近20個工位基本每天都滿員。

一名待業者說,在家時,家人再寬容,自己也會不自覺產生愧疚感,但在「假裝上班」公司沒有這樣的精神壓力,每個人都能安靜做自己的事,也能透過交流碰撞出思想火花,得到一些啟發。經過此番經歷,他就要入職一家金融公司了。

劉冠杰說,來「假裝上班」的,一是未入職場的大學生,他們想了解上班是什麼感覺,以便做好心理準備;二是求職群體,在此結識朋友、交流學習,緩解壓力的同時培養自信。也有一些人實際上有工作,只是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但需要環境塑造儀式感。此外,還有從事副業的人群,需要低成本辦公空間處理業務。

不過,並非人人都對這種商業模式買單,一名對家人隱瞞辭職的女性說,「不上班時會盡量壓縮開支,一天花費幾十元『假裝上班』不便宜」。她總是按時到附近的一家圖書館看書。目前這類公司按天收費30元到100元不等,包月更便宜。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友浪認為,「假裝上班」這一概念觸及社會關注的就業環境、職場壓力、身分認同等熱門話題,容易形成擴散效應。一些中小企業將閒置辦公資源靈活出租,本質上屬於辦公共享經濟的衍生模式。

報導上海財經大學數字經濟系教授崔麗麗表示,提供辦公空間只是「假裝上班」公司最基本、最簡單的服務,公司一方面要滿足求職人群在職業過渡階段對「體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應該要讓聚集的同類人群在心理上得到相互支持,並且通過創業分享、技能交流等,為職業瓶頸期人群提供更多脫離當前生活狀態的機會。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3584.13 4,633.85 4.25%
以太幣ETH 2814.73 199.22 7.62%
瑞波幣XRP 2.49 0.18 7.73%
比特幣現金BCH 509.46 8.07 1.61%
萊特幣LTC 92.70 5.01 5.72%
卡達幣ADA 0.653343 0.06 11.02%
波場幣TRX 0.291329 0.00 1.32%
恆星幣XLM 0.300093 0.04 15.61%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