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伊出兵 分析:威脅中國投資及延後美中貿易談判中央社台北23日電 (2025-06-23 12:47:51)

美軍空襲伊朗核設施後,伊朗揚言反擊。香港南華早報引述專家表示,中東局勢進一步升溫,威脅中國在該地區的投資及石油進口,但另一方面,這可能間接緩和美中貿易緊張關係,延後兩國貿易談判。

美軍空襲伊朗核設施後,中東局勢進一步升溫,伊朗國會據報批准關閉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使這條全球關鍵能源航道面臨中斷。

南華早報22日報導,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徐偉鈞表示,中東局勢進一步升級會破壞中國在該地區的投資、貿易流通及石油進口。

徐偉鈞表示,荷莫茲海峽是中國進口石油的重要航線。鑑於伊朗對荷莫茲海峽地理上的控制,任何地區衝突的加劇都會威脅這條關鍵航道的穩定性,對中國石油進口構成風險。

報導表示,中國在中東地區建立了深厚的經濟聯繫,雖然伊朗不在中國3大原油供應國之列,但有指伊朗石油透過中介間接進入中國市場。

報導又表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在伊朗的直接投資達39億美元(約新台幣1157億元)。2024年中國出口到伊朗的商品價值約89億美元,中國從伊朗進口的商品價值約44億美元,中國與伊朗的貿易順差約45億美元。

徐偉鈞表示,在目前的形勢下,伊朗會向美國進行報復,之後美國又會向伊朗報復,局勢會出現螺旋式升級。

報導又表示,雖然中美貿易談判目前陷入僵局,但中東衝突產生的連鎖反應可能間接緩和美中貿易緊張關係。

經濟學人智庫(EIU)高級經濟學家徐天辰(Xu Tianchen)表示,美國介入以伊戰爭可能會導致美中關稅談判延遲。此前美中在日內瓦達成關稅休戰90日的協議將於8月中屆滿,現在可能再延後3個月。

徐天辰表示,中東的衝突及政局不穩,可能會影響中國的石油貿易及在該地區的利益。但隨著中國與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家的關係越來越密切,除非出現極端情況,否則衝突對中國在中東的更廣泛利益的影響,似乎是可控的。

徐天辰表示,中國在中東一向採取非對抗性方法,中國在中東聚焦於經濟及外交,而非軍事利益。他形容中國是尋求兩邊下注,而不是支持一兩個國家與其他國家對抗。

據半島電視台11日報導,中國與伊朗之間的新鐵路已正式開始運作。這項目是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框架內。新鐵路減少了中伊兩國對西方控制的海上航線的依賴,同時也削弱了美國對伊朗制裁的效用,使伊朗能夠在沒有美國監督的情況下進出口貨物。

報導表示,與傳統海運路線需要約1個月相比,新鐵路將中伊之間的貨物運輸時間縮短一半,也降低運輸成本。不過,有分析認為,由於列車服務不規律且缺乏明確的時刻表,對中伊貿易的影響目前仍然有限。雙方需要制定長期計劃來確保雙邊貨物流通。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08411.31 -824.02 -0.75%
以太幣ETH 2551.87 -19.53 -0.76%
瑞波幣XRP 2.26 -0.01 -0.55%
比特幣現金BCH 497.67 5.71 1.16%
萊特幣LTC 86.53 -0.86 -0.99%
卡達幣ADA 0.576190 -0.01 -1.68%
波場幣TRX 0.287050 0.00 -0.11%
恆星幣XLM 0.249536 0.00 -0.25%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