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屋族房貸卡關!新青安房貸申請遇瓶頸 自住客須備更多自備款金融業者籲申貸前審慎評估住展房屋網 (2025-06-26 09:00:00)




根據財政部統計,截至目前,新青安貸款受理戶數已達11.9萬戶。圖/住展雜誌


自2023年8月上路以來,「新青安房貸政策」被視為政府協助青年成家立業的重要德政,成功協助近12萬對青年家庭圓夢買房,成為「有殼族」。然而,隨著申辦量攀升,近期卻陸續傳出因資格或條件不符,導致申辦受阻的案例,引發社會關注。



政策推動成效佳八大公股行庫齊聲力挺



根據財政部統計,截至目前,新青安貸款受理戶數已達11.9萬戶,總核貸金額突破9,300億元。其中,臺灣銀行累計受理逾3萬件,占整體四成;土地銀行與合作金庫則分別以逾2萬件與1.4萬件緊追在後。



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初資料顯示,土地銀行承做量首度超車臺銀,成為新青安貸款今年最大承作行庫。土銀因不受《銀行法》第72-2條限制,具房貸彈性優勢,今年前四個月受理達4,600件,年增近6成,遠勝臺銀的3,770件。




近傳出有對於申貸遭拒或貸款成數不足等情況,八大公股行庫近日也罕見發布聯合聲明。圖/住展雜誌


房貸實務案例曝光:貸不到、流程繁瑣難度超乎想像



雖然政策面成效亮眼,但實務面卻出現落差,讓部分首購族陷入「貸不到、貸不夠」的困境。以下兩則案例即揭示新青安貸款申辦門檻的實際挑戰:



案例一:貸款成數不足被迫加碼200萬元自備款



一名購屋者兩年前以總價1,500萬元購入預售屋,具備首購資格享總貸款8成1,200萬貸款額度,原計劃申請新青安房貸1,000萬(享五年寬限期、新青安優惠利率補貼、40年房貸)加上一般型首購房貸200萬。但銀行實際僅核貸新青安房貸1,000萬,另要求其補足房貸差額200萬元現金,導致資金調度困難。反觀若選用一般型首購貸款,則可貸足全額。該名民眾最終放棄新青安,轉用一般房貸。



案例二:手續繁瑣申請流程令人生畏



另一位申貸人則遭遇繁複手續困擾,銀行要求其提供包含未成年子女的「全家財產清單」等持續補件動作,大幅延長資料準備與審查流程,除了個人隱私外,最終申貸進度跟不上與建商約定的交屋時間。最後該民眾選擇申請流程較簡便的一般型首購貸款。



銀行強調依法審慎實務仍有落差



對於申貸遭拒或貸款成數不足等情況,八大公股行庫近日也罕見發布聯合聲明,強調審查流程「依法辦理、實事求是」,並無設立不合理門檻。



然而,根據房市專家寶麟廣告管清智副總觀察,近期部分銀行對新青安貸款仍採取較保守的風控策略,導致資格審查趨嚴且放款成數較低,與政策初期產生申辦難易度的落差,是已購買預售屋近期要面對交屋的民眾必須理解的,並提前做好財務規劃減少政策衝擊。



金融業者建議:量力而為、方案比較是關鍵



金融業者提醒,自住型購屋族在申請新青安貸款前,應詳加檢視自身收入結構、信用評等與還款能力,並與承辦銀行充分溝通。如果預期申辦流程繁瑣或自備款不足,也可視情況評估一般首購貸款方案是否更為合適。




不降價、不推案、不購屋住展風向球又轉疲弱黃藍燈。圖/住展雜誌


隨著房價居高不下、青年購屋壓力增大,新青安政策的執行成效與調整方向,仍需政府與金融單位持續優化與溝通,以真正落實「住者有其屋」的初衷。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購屋族房貸卡關!新青安房貸申請遇瓶頸 自住客須備更多自備款金融業者籲申貸前審慎評估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4579.42 438.51 0.38%
以太幣ETH 3662.00 49.96 1.38%
瑞波幣XRP 2.98 0.02 0.55%
比特幣現金BCH 570.59 19.20 3.48%
萊特幣LTC 120.67 0.40 0.33%
卡達幣ADA 0.737072 0.01 1.52%
波場幣TRX 0.338598 0.00 1.49%
恆星幣XLM 0.397710 0.00 0.37%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