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富豪財管罕見縮水 全球財富正在重分配 (2025-06-27 03:27:41)


國內高資產市場出現少見下修訊號,全球財富也發生板塊移動。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今(2025)年5月底,國內13家開辦「財管2.0」的銀行,管理資產(AUM)總規模為新台幣1兆5,630億元,月減109億元,首見負成長。而國際富豪動態也產生變化,根據《富比世》全球富豪榜,美中富豪仍占主導地位,但資產排名浮動劇烈;同時,富豪資金正快速流向中東、南歐等低稅制與生活品質高的國家,全球財富重分布的趨勢成形。

分析金管會資料,5月AUM規模下滑,主要受到高資產族群調整配置策略與新台幣強升影響,並伴隨市場波動加劇,導致總規模罕見單月減少。不過,從年增率來看,客戶數仍成長63%、資產規模上揚42%,顯示整體趨勢尚屬穩健。

從個別業績來看,第一銀行以2,463億元資產及2,445位高資產客戶穩居榜首,中國信託與合作金庫分別以2,280億元、2,157億元緊追在後。目前已有17家銀行獲准辦理財管2.0,其中13家進駐高雄資產管理專區,今年底前預計還有數家提出申請,金融業搶攻高端市場布局明確。

證券業同樣積極爭搶高資產客群,截至5月底,共有8家券商辦理相關業務,自2020年以來累計交易金額逾3,161億元。其中,複委託買賣海外債最受青睞,近1年交易額衝上160億元,前3大券商為永豐金證券、國泰證券與兆豐證券。

在國際排名方面,《富比世》2025年全球富豪榜揭曉,馬斯克以3,420億美元蟬聯全球首富,Meta祖克柏與亞馬遜貝佐斯分列2、3名。國內則由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以117億美元登上本地首富,其後依序為郭台銘、張聰淵、蔡明興與蔡明忠。就榜單來看,美國富豪數量創新高,亞洲則面臨排名洗牌與財富再分配挑戰。

這項結構性變化,也在《2025年私人財富遷移報告》中獲得印證。報告顯示,全球高淨值人士正加速將資金與身分,遷往低稅、高安全、政策友善的新興市場國家。前10大熱門遷入地依次為阿聯酋、美國、義大利、瑞士、沙烏地阿拉伯、葡萄牙、希臘、新加坡、加拿大與澳洲。其中,中東與南歐的升勢最為明顯,反映全球資產轉向過去被低估的區域。

台灣雖在財管制度與專業服務上持續升級,但面對全球富豪加速遷徙與資產重組態勢,未來如何強化金融環境與資金友善度,已成為國內監理單位與金融業者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7785.13 1,798.90 1.55%
以太幣ETH 2965.52 10.69 0.36%
瑞波幣XRP 2.81 0.26 10.34%
比特幣現金BCH 532.57 14.25 2.75%
萊特幣LTC 94.85 0.05 0.05%
卡達幣ADA 0.731384 0.05 8.09%
波場幣TRX 0.306402 0.01 4.28%
恆星幣XLM 0.390839 0.09 29.10%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