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外銷訂單生產 國內比率51.4%、東協9.2%創新高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30日電 (2025-06-30 18:19:24)

經濟部表示,民國113年外銷訂單國內生產比率占51.4%,創近15年、有調查以來新高紀錄,中國大陸及香港生產占33.1%探新低。供應鏈移轉也推升東協生產占比9.2%、排名第3,續創新高。

經濟部今天發布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統計,共計調查2833家,回收樣本2804家,回表率99%。

經濟部表示,113年接自海外訂單中,以國內生產比率占51.4%最高,較112年上升2.3個百分點,主因是高效能運算及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擴增,筆電及伺服器廠商擴大國內生產比重,拉高整體接單的國內生產比率。

此外,在中國大陸及香港生產占33.1%,較112年下降4.7個百分點,為有調查以來(資料年99年)新低;東協占9.2%、排名第3,較112年上升2.2個百分點,續創新高,主因是美中紛爭、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持續牽動全球供應鏈重組,台商持續擴大在東協生產比重,其中以越南生產占3.4%最大。

經濟部說明,台廠在越南生產主要為紡織類產品,近年來隨著供應鏈移轉,電子電機和資通訊產品在東協新增產線,高爾夫、健身器材等產品近期也在東協擴充產線。

就113年外銷訂單生產方式觀察,經濟部表示,以「自行生產(含交付子公司或關係企業生產)」占82.7%最高,較112年上升1個百分點,主因是自行生產比例較高的晶圓代工、伺服器及印刷電路板等廠商接單增加。

經濟部說,其次是「委託他廠代工生產」占9.7%,與112年持平;「向他廠購買產品」占7.6%,較112年下降0.9個百分點,主因以向他廠購買為主的晶片通路商接單減少,降低整體向他廠購買比重。

按公司型態別觀察,製造商、製造兼貿易商均以「自行生產」為主,分別占91.1%及85.9%;貿易商則以「向他廠購買產品」占76.0%為主;如按生產地區觀察,不論國內生產或海外生產,均以「自行生產」為主,占比分別達87.3%、77.1%。

調查回收樣本中,113年有海外生產的廠商計788家、占28.1%,其中海外生產原因(複選)以「配合客戶要求」占52.9%續居首位,顯示企業仍多以客戶需求作為全球布局的首要考量;其次是 「生產成本低廉」占48.0%,較112年上升2.3個百分點最多,顯示企業考量獲利能力,生產成本低廉仍受廠商持續重視;另「當地原材物料供應方便」占35.3%、居第3。

經濟部表示,海外生產貨品「轉銷第3國」續居首位,占比達69.9%,「回銷國內」僅占5.6%。按貨品別觀察,除居供應鏈中上游的光學器材及電子產品以「當地銷售」的占比最高外,其餘各貨品皆以轉銷第3國為主,其中資訊通信產品85.0%、機械84.7%、基本金屬74.8%。

在中國大陸及香港生產的外銷訂單,其中有19.5%貨品「出口至美國」,較112年下降2.7個百分點。經濟部說明,因筆電廠商接單減少,加上美中貿易紛爭未解,業者將出口至美國的貨品轉由國內或其他海外據點生產,拉低整體出口至美國比重。

就產線跨國移轉的地區別觀察,經濟部表示,有擴充產線的96家廠商中以東協為主要選擇,占整體擴充產線家數68.8%,其中越南占41.7%,台灣占22.9%居第2。

新設產線亦以東協占整體新設產線家數的60.9%為最高,其中越南占26.1%,顯示在政府新南向政策推動下,加上東協國家具地利之便,且龐大的內需市場及關稅優勢,成為台商供應鏈多元布局的首選;至於產線部分移出及全部移出的地區,則以中國大陸及香港占69.8%為最高。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20239.47 2,807.27 2.39%
以太幣ETH 3008.65 65.80 2.24%
瑞波幣XRP 2.92 0.18 6.66%
比特幣現金BCH 503.20 -3.21 -0.63%
萊特幣LTC 95.11 2.33 2.51%
卡達幣ADA 0.732541 0.02 3.42%
波場幣TRX 0.301561 0.00 -0.27%
恆星幣XLM 0.445004 0.05 13.60%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