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導體成熟製程產業,近年來面臨中國市場的低價競爭、產能過剩等挑戰,台灣晶圓代工廠積極轉型,根據外媒《日經亞洲》報導,台灣第2大晶圓代工業者聯電(UMC),正積極評估進軍 6 奈米製程的可行性,希望藉此拓展高階晶片市場,尋求新的成長動能。不過,這個領域目前主要由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主導。
半導體成熟製程產業,近年來面臨中國市場的低價競爭、產能過剩等挑戰,台灣晶圓代工廠積極轉型,根據外媒《日經亞洲》報導,台灣第2大晶圓代工業者聯電(UMC),正積極評估進軍 6 奈米製程的可行性,希望藉此拓展高階晶片市場,尋求新的成長動能。不過,這個領域目前主要由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主導。
[caption id="attachment_180008" align="aligncenter" width="726"]
台灣第2大晶圓代工業者聯電(UMC),正積極評估進軍 6 奈米製程的可行性。(圖/截取自聯華點電子官網)[/caption]
報導指出,有消息人士透露,聯電正探索未來的成長動能,尋求與英特爾進一步擴大合作的可能性,計畫從現有的 12 奈米合作基礎之下,延伸至 6 奈米,雙方未來也不排除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展開更進一步的建廠合作,時程預計會在2027年之前。
6奈米製程適用於製造Wi-Fi、射頻(RF)和藍牙的先進連接晶片、應用於多種場景的AI加速器,以及用於電視和汽車的核心處理器。
聯電是世界第4大晶圓代工廠、台灣第2大晶圓代工廠,隨著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加劇,聯電正面臨來自中國的壓力,因為中國積極推動半導體生產在地化,以及扶植中芯國際等本土企業。若從營收來看,中芯國際已經超越聯電,成為世界第3大晶圓代工業者,且其市值是聯電的3倍。
針對報導,聯電方面回應,公司仍在持續探索更先進的製造技術,並尋求合作夥伴關係。
聯電目前客戶包括高通(Qualcomm)、聯發科、瑞昱、英飛凌(Infineon)、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等全球晶片開發商。
這篇文章 備受中國市場壓力!聯電擬進軍6奈米製程 有望與英特爾進一步合作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 |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