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月企業利潤大降 分析指下半年壓力更大中央社台北3日電 (2025-07-03 12:26:32)

中國5月工業企業利潤大降,學者沈建光分析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物價持續低迷,以及地方和企業之間拖欠帳款問題突出。他認為,下半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可能再度顯現,對企業現金流造成更大壓力。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減9.1%,是去年11月以來新低,這也導致前5個月工業企業利潤重回負成長。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2日刊發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的文章,指出企業盈利持續下降,加了大企業資金周轉壓力。

他說,有效需求不足是企業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房地產市場再度轉弱,黑色金屬、水泥等建築相關行業利潤顯著承壓。

另一方面,消費分化和關稅衝擊也對企業利潤拖累。除了官方「以舊換新」政策相關的家電、通訊器材等品類外,其他品類零售增速依然偏弱。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導致中國部分產品出口明顯下滑,下游消費品製造業利潤仍弱。

他表示,中國經濟近年「生產偏強、內需偏弱」,供需不平衡格局下,工業品價格持續負成長,這也是企業盈利不佳、現金流承壓的重要原因。

他說,汽車行業是受價格下行拖累的典型。今年以來,就算汽車銷量增加,但銷售額成長仍放緩,行業利潤萎縮。1至5月,汽車銷量年增速達到10.9%,但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零售額增速僅為-0.1%。這顯示汽車價格大幅下降。1至5月,汽車製造業利潤年降幅擴大至11.9%,是2023年4月以來新低。

另一個導致企業利潤下降的原因,沈建光表示是拖欠帳款問題突出。地方政府以及企業之間、企業和企業間的拖欠帳款都變得更嚴重。

據中誠信國際估算,廣義的地方拖欠企業帳款規模可能達到人民幣11兆(約新台幣44兆元)至15兆元,嚴重影響企業生產經營和地方經濟發展。

沈建光說,下半年,隨著「搶出口」和「以舊換新」效應減弱、房地產再度轉弱、物價持續低迷,疊加中美貿易局勢的不確定性,經濟下行壓力可能再度顯現,對企業現金流造成更大壓力。

對於這樣的情況,他主張加大促消費政策力度,推動企業盈利狀況改善,包括進一步降低購房成本以及房貸利率,扭轉房市對消費的負向財富效應;大規模劃轉國有資本到社保基金,提升城鄉居民社會保障水準等。

沈建光還建議,將更多新增地方專項債額度用於償還拖欠企業帳款,對過去幾年防疫支出導致的拖欠企業帳款,可以考慮發行特別國債,一次性予以償還。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7420.32 -110.39 -0.09%
以太幣ETH 2946.95 -11.38 -0.38%
瑞波幣XRP 2.74 0.01 0.19%
比特幣現金BCH 506.59 -25.07 -4.72%
萊特幣LTC 92.92 -1.33 -1.41%
卡達幣ADA 0.709702 0.00 -0.12%
波場幣TRX 0.302100 0.00 0.38%
恆星幣XLM 0.395523 0.04 9.96%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