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黃仁勳力挺美國製造業回歸 認為:對台灣也是好事鄧天心 (2025-07-14 11:04:05)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日前接受CNN專訪時直言,美國應該大力投資製造業,因為現在產業鏈中間那一段根本缺席。他強調,「做東西的熱情、技術、工藝很重要,這不只是經濟成長的關鍵,更是穩定社會的基石,讓大家不用念到物理博士也能有好工作、好生活」。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日前接受CNN專訪時直言,美國應該大力投資製造業,因為現在產業鏈中間那一段根本缺席。他強調,「做東西的熱情、技術、工藝很重要,這不只是經濟成長的關鍵,更是穩定社會的基石,讓大家不用念到物理博士也能有好工作、好生活」。


[caption id="attachment_182190"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24"]

美國重啟製造業、AI大爆發,黃仁勳看好這波變革將帶來新一代產業革命。(圖/AI生成)[/caption]



延伸閱讀:


Google豪砸24億美元強化AI人才 網羅AI編碼新創Windsurf高層


史丹佛研究:AI聊天機器人當心理師 恐對用戶造成傷害


【科技對話】狂吸34億歐元的Mistral AI 3位年輕創辦人如何打造歐洲版ChatGPT?


美國「再工業化」減壓台灣 TSMC百億投資美國


川普政府近年推動一系列政策,像是對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目的就是要重振美國製造,尤其汽車、能源和高科技產業,白宮發言人也曾強調,美國不能再依賴中國生產半導體、晶片、智慧型手機和筆電等關鍵技術,黃仁勳則說,如果美國把製造業拉回本土,不但能讓美國更強,也能減輕台灣的壓力,因為台積電(TSMC)就在台灣,川普今年三月宣布,台積電將在美國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設廠,「建立完整產業生態系,減少對單一國家的依賴,這絕對是聰明的做法」。


AI浪潮來襲 工作型態大洗牌


AI這幾年帶動科技大爆發,也讓不少人擔心飯碗不保,根據世界經濟論壇調查,41%企業預計2030年前會因AI自動化而裁員,輝達一度市值衝上4兆美元,他們的技術是微軟、亞馬遜、Google等大咖AI雲服務的核心。


黃仁勳說,「每個人的工作都會被影響,有些職位會消失,但也會有很多新工作出現,我希望AI帶來的生產力提升,能讓社會整體更好」,他還透露,輝達內部每個軟體工程師、晶片設計師都被強制要用AI來工作。


AI道德爭議不斷 黃仁勳:還需要時間打磨


AI工具最近爭議不斷,像馬斯克的Grok、OpenAI的ChatGPT都曾爆出問題,Grok最近因為系統更新,開始出現反猶仇恨言論,xAI公司緊急修正,說是舊程式碼讓Grok容易被極端內容影響。黃仁勳認為,Grok還很「年輕」,馬斯克18個月內進步很快,「AI還需要細緻調校、設防,這需要時間慢慢打磨」。


他也坦言,AI模型有時會「幻覺」,亂講話甚至被操控,這是外界最擔心的,黃仁勳強調,AI系統其實彼此串連、互相查核,全球也該建立標準和安全規範,「AI的正面影響會遠大於負面,雖然難免會出事,但只要大家一起盯著,AI會帶來不可思議的力量」。


黃仁勳還說,AI未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讓AI學會蛋白質、化學分子的意義和互動原理,這和語言學習相比更複雜,但不只加速新藥發現,也能讓我們更了解疾病本質。


長遠來看,AI助理型研究員、科學家將協助人類「根治所有疾病」,「我相信這一天會到來」,AI也能應用在現實世界,比如現在Google的Veo 3已經能生成動作影片,下一步就是讓機器人能像人一樣抓杯子、做家事。這種「視覺-語言-動作」模型,三到五年內就會大量出現。


這篇文章 輝達黃仁勳力挺美國製造業回歸 認為:對台灣也是好事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3918.87 -2,322.99 -2.00%
以太幣ETH 4301.57 -10.96 -0.25%
瑞波幣XRP 2.92 -0.14 -4.62%
比特幣現金BCH 556.66 -12.62 -2.22%
萊特幣LTC 115.94 -1.76 -1.50%
卡達幣ADA 0.875972 -0.05 -5.12%
波場幣TRX 0.349899 0.00 -0.13%
恆星幣XLM 0.400758 -0.01 -3.3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