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大車拼2/電子五哥低調做車「毛利變10倍」 終極目標是「這領域」周刊王CTWANT (2025-07-22 06:00:00)


英業達開發智慧汽車安全門禁、兒童感測系統等。(圖/報系資料照)

[周刊王CTWANT] 過去被認為「毛(利)三到四」的電子代工廠們,像是電子五哥的廣達(2382)、緯創(3231)等,近期AI伺服器業務旺得不得了,營收屢破新高,但他們也持續耕耘智慧汽車市場,事實上,車用電子已是廣達旗下毛利率最高的業務,部份品項甚至高達四成。

但汽車電子是很難打入的市場。「他們(汽車品牌商)根本不會理我們!我們也不知道他們要幹嘛,汽車產業雖然零件很多、產業鏈很大,但都是固定的小圈圈,還要花很長的時間做安全驗證。」一位電子五哥的高層跟CTWANT記者無奈地說,但大家都在尋找能夠突圍、轉往利潤更高的車用電子產業,「同業在做,我們也不能不跟。」

就算是傳統的燃油車,也要用到電子系統,去年像是5月的和碩(4938)、12月的英業達(2356)和緯創,陸續宣布與車用半導體大廠成立聯合實驗室,瞄準新世代車用電子市場。



和碩與恩智浦宣布啟用聯合實驗室。(圖/報系資料照)

「以前我們根本碰不到汽車的Tier 1(一級供應商),要我們做什麼功能的電子零件,我們就照著做,他們習慣保密,所以我們不知道會用在哪裡,看不見全局、就很難自行研發出新的功能或系統」電子業高層說。

然而近期局勢逆轉,主要是中國新創廠商全力衝刺電動車市場,在自動駕駛計程車領域,甚至是由軟體平台商在主導。

集邦科技研究經理陳虹燕表示,像是百度的「蘿蔔快跑」已有1500台以上在運行,百度出技術、有自己的車隊平台,找江淮汽車量產,滴滴出行做的自動駕駛計程車則是跟廣汽合作,參與者多、成本降速快,讓車隊規模擴張迅速,預計在2035年,中國的自動駕駛市場規模可達445億美元,比美國的365億美元高出許多。



蘿蔔快跑是由系統平台、軟體、車廠三方共同合作推出。(圖/翻攝自搜狐網)

而歐美、甚至日系傳統車廠,仍是以汽車品牌廠掌握話語權,電子廠只能聽命行事下,開發邏輯大不同。

「過去幾年,車廠陸續發現一線系統廠效率越來越差,加上新冠疫情時,困在家買手機和筆電的需求,讓晶片大缺貨,那些不可一世的德國老大們搶不到晶片,才發現若跟台灣電子廠關係不好時,會有問題。」另一家電子五哥的業者跟CTWANT記者說。

在2021年初,德國車廠因晶片缺貨已被迫減產,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麥爾(Peter Altmaier)甚至直接致函台灣政府,希望協助提高汽車晶片供給量,「但很可惜,我們政府沒有抓住機會,幫產業界談些條件」。

所以目前還是以歐洲公司領導台灣廠商發展車用電子,像是車用半導體大廠恩智浦(NXP)接連與電子製造代工大廠和碩、英業達及緯創成立聯合實驗室,也有策略分工。

「技術將適應未來的汽車,不僅是開車、也想保護車內的人,讓車子變得更安全,還有像是自動付費、自動停車或充電等,未來將有很多應用會發生。」恩智浦半導體資深副總裁Markus Staeblein跟CTWANT記者說,英業達可運用恩智浦系列產品,共同開發包括智慧汽車安全門禁、兒童感測系統等功能。

跟和碩的合作方面,恩智浦半導體台灣區業務總經理臧益群表示,將從智慧座艙,以及電子電氣化架構開始,未來希望進一步在先進輔助駕駛系統、動力系統合作。緯創則是要做車用通訊驗證與開發環境,以車載電腦系統及中控單元的核心技術為主。

英業達總經理蔡枝安曾提到,目前汽車電子會跟關鍵元件廠商合作ADAS(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與IVI(車載資訊娛樂系統),終極目標將是ECU(電子控制元件),因為技術性較高,不會面臨殺價競爭的問題。

延伸閱讀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3594.35 273.96 0.24%
以太幣ETH 3456.22 -31.74 -0.91%
瑞波幣XRP 2.86 -0.10 -3.52%
比特幣現金BCH 540.16 4.59 0.86%
萊特幣LTC 108.03 1.39 1.30%
卡達幣ADA 0.722822 0.01 1.00%
波場幣TRX 0.326002 0.00 0.78%
恆星幣XLM 0.379544 0.00 -0.84%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