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通、輝達(NVIDIA)等大客戶訂單多被台積電拿下,三星正調整長期策略,優先提升良率及成本效益,目標是明年能更具競爭力。
雖然目前良率仍落後台積電,但三星(Samsung)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導入2奈米製程的進度越來越順利。在高通、輝達(NVIDIA)等大客戶訂單多被台積電拿下,三星正調整長期策略,優先提升良率及成本效益,目標是明年能更具競爭力。三星內部預估,2奈米晶片需求至少會持續三年以上,因此決定鞏固基礎,避免重蹈3奈米製程不如台積電的困境。
延伸閱讀:賣完就沒有了!黃仁勳證實H20不再生產 擬推全新Blackwell B30晶片
[caption id="attachment_120459" align="aligncenter" width="1200"]
三星不再追求速度、一次性大訂單的策略,優先穩定技術基礎。(圖/科技島圖庫)[/caption]
根據業界消息人士在22日指出,三星2奈米製程晶片在發熱控制與效能穩定度方面,改善速度超乎預期。儘管良率仍比台積電低20至30個百分點,但表現已優於管理層最初的保守預測。三星晶圓代工部門代表回應,過去在3奈米和4奈米製程時,曾為了搶奪「全球第一」的頭銜,採取了較為激進的行動。但針對2奈米製程,內部共識是,即使比台積電晚一些,也要更謹慎地提升製程的完整性。這是因為2奈米製程預計在未來3到4年內,將成為行動通訊、伺服器和高效能運算(HPC)等領域的主流技術。
目前,三星正在南韓平澤園區等地興建2奈米製程生產線,並已將原定2027年量產的1.4奈米製程延後至2029年,目的就是為了集中資源提升2奈米製程良率。外媒報導三星在技術穩定方面相對有優勢,因為可以將已用於3奈米製程的環繞式閘極(GAA)電晶體技術應用到2奈米製程的量產。GAA是克服微縮製程限制、製造高效能半導體的關鍵技術,能有效減少電流洩漏。
實際上,三星晶圓代工部門鎖定的行動應用處理器(AP)客戶,如高通和聯發科,目前並未急於導入2奈米製程,部分原因是2奈米晶圓價格過高,且其可靠性尚未完全確認。此外,業界人士認為,現有改進後的3奈米製程與2奈米製程在性能上差異不大,因此目前沒有迫切採用2奈米製程的需求。
今年下半年,三星和台積電量產的2奈米行動AP性能與良率將是關鍵。台積電計畫今年先向蘋果供應2奈米行動AP,明年再陸續為高通、輝達和超微(AMD)量產晶片,預計月產能可達9萬片,同時三星計畫在今年下半年量產Exynos 2600晶片,兼顧良率與晶片性能。
三星在擴大產能方面也相當謹慎。據報導,其下半年2奈米產能設定比最初預期更為保守,預計明年也將維持類似趨勢。這與台積電形成對比,台積電計畫從明年起,將其先進封裝(CoWoS)產能較今年下半年倍增。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曾表示,「2奈米製程的需求顯著超過3奈米製程。」且客戶的2奈米訂單量「前所未見」。
由於台積電的產能過度集中,市場觀察到全球大型科技公司正考慮選擇三星作為其第二供應商,台積電在先進製程的製造成本較高,產能限制也可能導致客戶難以按時取得產品,早先三星也傳出正與輝達、高通以及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等公司,就2奈米製程的量產進行評估討論。
一位熟悉三星的消息人士指出,三星副董事長全永鉉(Young Hyun Jun)上任以來,三星晶圓代工部門過度追求速度的策略已被放棄,現階段目標是建立穩固的基礎並重新贏得市場信任,過去那種期望透過大量訂單一次改變市場狀況的策略已完全改變。三星計劃從行動AP開始,逐步在伺服器和HPC等大型晶片領域累積訂單實績,目標是在2奈米之後的1奈米製程實現逆轉。
資料來源:Chosunbiz
這篇文章 三星最新戰略採穩紮穩打!2奈米良率積極追趕台積電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 |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