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創科技挑戰賽鏈結產學 推動AI硬體應用落地 (2025-07-22 12:01:53)



商傳媒|記者金政美/台北報導

在AI與IoT持續加速融合的時代,科技教育也轉向更強調實作與跨域整合的學習模式。由IEEE Signal Processing Society(電機電子工程師協會之訊號處理學會)台北分會主辦的「創創科技挑戰賽」,攜手多家全球半導體科技領導企業,包括Analog Devices(ADI)、安馳科技(Macnica Anstek Inc.)、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 ST)、英飛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大聯大世平集團(World Peace Industrial Group, WPI)等,共同打造一個結合AI演算法、IoT裝置與生活應用的實作平台,2025年再度集結來自全台29校100組學生團隊報名參與,並於7月17日舉行決賽暨頒獎典禮,總計28組團隊晉級決賽,以實體Demo展演與簡報的形式,完整呈現團隊的創新成果。

本屆競賽延續「從構想到落地」的技術挑戰精神,強調技術指導、場域應用與跨域合作的實作歷程。企業除提供微控制器、感測器等硬體資源,更透過技術工作坊與專業問答,陪伴學生深化開發思維與實務操作能力,嘗試將AI、邊緣運算等技術實際導入生活場景,從心電圖模型部署、智慧照護系統設計,到農業分檢自動化,每個作品都反映出學生對社會需求的觀察力與解決問題的行動力。



參賽隊伍現場解說作品概念,展演實際功能。圖/輔宏公司提供

除了技術應用,競賽也強調團隊合作、提案表達與專案節奏的訓練。從需求定義、企劃撰寫、開發排程到成果簡報,學生在每一個環節中學習如何在溝通中調整開發方向、如何將系統應用轉化為貼近實務需求的展示與表達,提升在跨域整合與實務應用的潛能。參賽學生表示:「我們學到的不只是寫程式,更是如何讓別人相信這是一個值得投入的點子,帶著團隊前進。」讓競賽不再是一次比賽,更是一次將想法轉為行動、將學習轉為創新的真實訓練。

此外,今年特別設立現場加碼獎學金,鼓勵學生主動與不同隊伍、企業交流,擴展人脈與觀點,強調參賽不僅是為了名次,更是一次跨校、跨域、跨產業的實戰學習與自我突破。



晉級5強賽學生於舞台,簡報展示創新構想。圖/輔宏公司提供

最終,成功大學電機系的團隊從使用者的實際訓練情境出發,打造出一套兼具技術深度與操作貼合度的智慧監測系統,贏得評審一致肯定。團隊觀察到重訓過程中動作錯誤與重量判斷難以即時回饋的痛點,於是結合影像處理、雷達感測、神經網路與語意生成技術,設計出能主動識別錯誤並提供調整建議的互動流程。系統透過微控制器辨識槓片重量,並搭配多模態感測資料,從動作偵測到即時語意生成,協助使用者精準掌握訓練細節,在每次操作中累積更安全、更有效的學習經驗。這樣的作品不僅展現技術整合的能力,更呈現AI應用回應實際需求的可能性。

(首圖為第九屆創創科技挑戰賽頒獎典禮合照。圖/輔宏公司提供)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5580.50 -2,253.13 -1.91%
以太幣ETH 3679.35 -128.90 -3.38%
瑞波幣XRP 2.98 -0.12 -3.82%
比特幣現金BCH 565.79 -24.34 -4.12%
萊特幣LTC 105.91 -4.62 -4.18%
卡達幣ADA 0.727527 -0.04 -4.70%
波場幣TRX 0.326033 0.00 -0.47%
恆星幣XLM 0.393488 -0.01 -3.46%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