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對陸曝險創新低 銀行業大減逾千億元 (2025-02-26 04:01:57)


兩岸局勢緊張加上中國經濟成長緩慢,使得國內金融業逐漸淡出大陸市場。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去(2024)年底,國內金融三業對陸曝險持續探低,正式跌破兆元大關,僅剩9,279億元,為此項統計以來新低紀錄,年減11.7%,又以銀行業近1年對陸曝險銳減逾千億最高。

中國大陸經濟繼續下行,讓台灣金融業在當地的授信、投資越來越保守,到去年底為止,銀行業對陸曝險年降1,094億元最劇烈,保險業曝險則年墜128億元,證券期貨投信投顧業年跌12.18億元。金管會表示,國銀考量近年大陸經濟成長率趨緩,加上債務與房地產風險增高,因此對當地授信及投資案件轉為審慎保守,特別是授信年衰616億元最多。

事實上,過去為控管國銀對大陸的投資風險,法規明定曝險以上年度決算後淨值1倍為限,而國銀在西進最盛行的時期,曾有業者超過淨值80%而受到關切。截至去年底占比逾50%的銀行,僅剩中國信託1家、為59%,且主要與分行、子行計算曝險的方式有關,對比2023年67%也縮減許多。

證券期貨投信投顧業方面,截至去年底對中曝險總額降至117.2億元,曝險占淨值比為1.44%。其中,證券商曝險89.36億元,年衰10.62億元,主因是券商降低對大陸地區投資,與利率走低時獲利處分、調節部位所致;期貨商曝險0.95億元,年降1.56億元,主因某期貨的中國子公司辦理解散清算;投信投顧業對中國曝險26.89億元,與2023年同期持平。

保險業部分,到去年第4季底對陸曝險總額646億元,較前(2023)年同期下滑128億元,年衰17%,皆為壽險業,產險業對中國曝險依舊掛零;總計保險業對中國曝險僅占可運用資金0.19%。金管會認為,保險業對中國曝險走低,主要與政治經濟情勢、地緣政治風險升高有關,讓業者更加謹慎。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94538.61 -122.30 -0.13%
以太幣ETH 1806.02 -16.16 -0.89%
瑞波幣XRP 2.29 0.10 4.41%
比特幣現金BCH 351.67 -4.29 -1.20%
萊特幣LTC 86.98 -0.13 -0.15%
卡達幣ADA 0.717811 0.01 1.46%
波場幣TRX 0.246253 -0.01 -2.26%
恆星幣XLM 0.288426 0.00 -0.87%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