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將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最高35.3%反補貼稅至少5年,中國官媒央視評論,加徵關稅與吸引投資不可兼得,支持徵稅將失去投資,歐洲也會失去汽車電動化轉型契機。
歐盟成員國於當地時間4日進行表決投票,通過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對於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關稅提議,法國、義大利等10國投票贊成;德國、匈牙利等5國投反對票,高達12國棄權。
中國中央電視台(央視)轄下新媒體玉淵譚天4日晚發表評論指出,加徵關稅和吸引投資不可兼得,歐盟應該做出理智的選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日前訪歐,中國一直秉持磋商態度,如果歐盟的政治意願沒有展現在行動上,那就很難談了。
評論提到,先前有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負責人表示,歐盟成員國投票贊成加徵關稅是為了「迫使」中國企業赴歐投資;不過開放公平的市場環境才是吸引投資最有利因素,歐盟不能一邊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一邊指望中國企業赴歐投資合作。
歐盟以中國企業享有「不正當補貼」作為加徵關稅的理由,也就是說,即使稅率再低,只要認定補貼,歐盟可再利用其他手段打壓中國企業,包括「外國補貼條例」等,甚至可以再創造一些新的手段和條例。
評論強調,中國的立場很明確,「支持關稅就會失去投資」。歐洲汽車的電動化轉型走得不順利,歐洲消費者不願選擇電動車原因在於歐洲車企電動車競爭力明顯落後;歐盟制定2035年燃油車禁售,電動化是歐洲車企不得不走的方向。
歐洲車企電動化正在面臨兩個問題,一是相比於傳統燃油車,電動車零組件製造所需勞力是前者一半,歐洲汽車轉向電動化將有勞工就業問題;再者為歐洲目前電動汽車市場培育不理想,導致歐洲車企對於轉型有些猶豫不決。
評論認為,可以拯救歐洲車企的只有兩種途徑,一是在保證產品力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壓縮研發與生產成本,二為使歐洲電動汽車市場迅速壯大,這兩種情況都脫離不了與中國合作,從歐洲汽車電動化轉型的角度來看,歐洲更需要中國。
評論指出,中歐雙方將於7日進行新一輪談判,「在談之前,歐方需要拿出誠意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