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評》恆指新年首日跌逾2% 內銀股弱 高鑫挫兩成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2025-01-02 17:00:24)

港股今日於2025年首個交易日向下。美股道指及納指周二(12月31日)各跌0.1%及0.9%,撰文之時,美國2年期債券孳息跌至4.233厘,美國10年期債券孳息跌至4.565%,美匯指數跌至108.31,道指期貨升179點或0.4%,納指期貨最新升0.67%。財新中國去年12月製造業PMI降至50.5遜預期,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重回收縮區間。上證綜指全日跌89點或2.7%收3,262點,深證成指跌3.1%,內地創業板指數跌3.8%,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共1.4萬億人民幣。

恆指低開127點後跌幅擴大,曾跌516點一度低見19,542點,全日跌436點或2.2%,收19,623點;國指跌199點或2.7%,收7,090點;恆生科技指數跌110點或2.5%,收4,357點。大市全日成交總額1,647.84億元。晶片股受壓,中芯(00981.HK)急回8.8%收29元,華虹半導體(01347.HK)下滑6.7%。

內險股中國平安(02318.HK)跌4%、眾安在線(06060.HK)下滑4.9%、財險(02328.HK)走低3.9%,而太保(02601.HK)挫7.7%。

【中芯呈急回 內銀內險弱】

工行(01398.HK)、建行(00939.HK)及農行(01288.HK)今日中期息除淨,全日股價各下滑4%、3.6%及2.6%,而中行(03988.HK)走低1.8%,招行(03968.HK)下跌4.3%收38.3元。中金發表內銀今年展望報告,預計今年內銀業經營穩定,淨息差壓力有望減小(全年收窄約10至15個基點),債務處置工作有助於資產負債表修復(淨不良生成率平穩),內地銀行營收利潤增長繼續呈現穩定性。向前看,貨幣政策適度寬鬆,預計對稱降息40至60個基點,降準亦有100個基點空間。該行認為高股息策略仍是2025年內銀股交易的主要邏輯,關注股息率的高低以及確定性,推薦國有大行(A/H股)、招商銀行A/H股。

該行指,內銀2025年的投資主線,在選股上可以考慮盈利預期及分紅比例穩定的個股,包括工行、建行、農行、中行、交行(03328.HK)、招行、渝農商行(601077.SH)、江蘇銀行(600919.SH)等,考慮到目前國有大行A股及H股溢價仍處於高位,港股大行股息率更具吸引力。

【跌股千四隻 高鑫挫兩成】

港股今日市寬轉弱,主板股票的升跌比率為11比34(上日為20比20),下跌股份1,408隻(跌幅3.5%),恆指成份股今日1隻股份上升,下跌股份82隻,升跌比率為1比99(上日為53比37)。大市今日錄沽空308.59億元,佔可沽空股份成交額1,483.28億元的20.804%(上日為17.027%)。

阿里(09988.HK)悉售高鑫(06808.HK),高鑫全日股價下挫20.2%報1.98元。阿里全日股價跌1.3%報81.3元。阿里表示,出售事項完成後,集團將不再持有高鑫零售任何股權,及高鑫零售將不再為其子公司,估計出售事項所產生的股東應佔損失約131.77億元人民幣。另外,阿里估計應收所得款項總額約122.98億港元,目前擬將出售事項之所得款項淨額用於業務發展、股東回報及一般公司用途。

高盛發表報告表示,阿里最近宣布出售非核心線下零售業務,符合集團管理層對其核心業務(即電子商務和雲端),以及股東回報的持續關注。該行提及,阿里昨日(1日)公布悉售所持的高鑫零售股權,為去年12月17日公布出售銀泰百貨後,該集團第二次重大非核心剝離。高盛認為,雖然阿里完成出售資產後可能會導致會計處置損失,惟相關交易同時或會產生收益(包括離岸現金),並將可用於進一步的股東回報政策,包括回購及股息。(wl/u)
~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01882.42 3,567.46 3.63%
以太幣ETH 3671.29 37.18 1.02%
瑞波幣XRP 2.44 0.04 1.68%
比特幣現金BCH 477.75 6.84 1.45%
萊特幣LTC 113.33 -2.14 -1.85%
卡達幣ADA 1.13 0.04 3.34%
波場幣TRX 0.270342 0.01 2.93%
恆星幣XLM 0.460702 0.02 4.54%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