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金融成趨勢 2025年「5個值得注意」的金融科技公司李佩璇 (2025-01-27 14:30:01)




隨著金融科技新創緊跟傳統銀行,比賽開始了。金融服務公司面臨著一連串的挑戰,而Cash App、SoFi、摩根大通、Vanguard和PNC Bank正在擁抱快速變化的技術和人力決策。編譯/施毓萱


隨著金融科技新創緊跟傳統銀行,比賽開始了。金融服務公司面臨著一連串的挑戰,而Cash App、SoFi、摩根大通、Vanguard和PNC Bank正在擁抱快速變化的技術和人力決策。


[caption id="attachment_160998"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金融科技公司 SoFi 提供貸款、投資、信用卡等等,並開始透過新的機器人諮詢平台,以0.25%費用提供另類投資。(圖/取自官網)[/caption]


Cash App


Cash App是一個類似銀行的數位金融服務平台,該公司專注於尋求門票的粉絲市場,以及更廣泛的金融包容性。該公司曾為預付Visa借記卡持卡人提供了Kendrick Lamar和SZA即將舉行的美國巡演的預售門票。


更多新聞:數位金融來勢洶洶 傳統銀行還能撐多久


Cash App的信用卡不需要銀行帳戶或信用審核,並由Sutton Bank簽發。這讓Cash App突破了奢侈信用卡的最大賣點,即只有富裕階層才能享有的獨家優惠。傳統銀行長期以來一直為頂級信用卡持有人提供獨家福利,如音樂會、音樂節和博物館的特別入場券。


SoFi Technologies


SoFi Technologies是家只存在於線上的「直接銀行」(direct bank),該公司正關注於主流投資者的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金融數據提供商Preqin預測到2030年,另類投資在全球資產中將超過30兆美元。


SoFi提供貸款、投資、信用卡等等,並開始透過新的機器人諮詢平台,以0.25%費用提供另類投資,而該平台於2024年11月與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BlackRock共同推出。


摩根大通


傳統的華爾街銀行若能將強大的科技與數位產品結合到親自提供的理財顧問服務中,就最有機會從到2048年將傳給年輕美國繼承人的105兆美元中分得一杯羹。其中,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JPMorgan)在科技上的支出比任何其他美國銀行都高。


於2022年12月推出的Plan是一款用於規劃、預算、儲蓄和投資的個人財務工具。該工具目前已擁有超過1,000萬名使用者。此外,還有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LLM Suite,而這是為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員工提供的,類似於投資研究分析。


Vanguard


Vanguard是價值10兆美元的資產管理巨擘。儘管Vanguard是被動投資的代名詞,但Vanguard已經悄悄成為全球最大的主動式管理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擁有超過1.8兆美元的活動資產,以及超過75隻美國主動管理基金。


該公司於2018年便推出相關產品,而Vanguard固定收益部門全球主管Sara Devereux曾認為,主動式管理ETF包管帳戶「正在成為許多投資者的必備品」。


PNC Bank


PNC一開始就迅速採用金融科技,提供帳戶管理的行動工具,並在2,300家分行結合數位銀行與個人化的人際互動。但它真正的工作是在幕後整合從商業銀行到財富管理的業務線,而這項挑戰涉及將客戶的存款和投資體驗結合在一起。PNC已宣布與軟體製造商Plaid達成交易,可讓銀行和其他金融科技公司將客戶的金融帳戶與Venmo和Robinhood等應用程式相連。



資料來源:THE FINANCIAL BRAND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數位金融成趨勢 2025年「5個值得注意」的金融科技公司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96345.48 -1,235.01 -1.27%
以太幣ETH 2677.98 -15.58 -0.58%
瑞波幣XRP 2.75 -0.01 -0.42%
比特幣現金BCH 329.59 -3.22 -0.97%
萊特幣LTC 127.00 -6.85 -5.12%
卡達幣ADA 0.794707 0.01 1.74%
波場幣TRX 0.239942 0.00 1.06%
恆星幣XLM 0.345719 0.00 -0.95%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