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分析 美國2次發生通膨機會低nownews (2025-03-12 17:58:21)


舒爾茲(Myron Scholes)今(12)日出席由工商協進會所舉辦的「國際論壇」,談論「不確定性、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圖/記者鍾泓良攝影)

[NOWnews今日新聞] 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丹佛大學商學院榮譽教授麥倫.舒爾茲(Myron Scholes)今(12)日出席由工商協進會所舉辦的「國際論壇」,談論「不確定性、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其中認為即便關稅政策影響下,美國仍不至於進入2次通膨,原因在於實質利率仍為正數,與1970及金融海嘯的負利率情境不同,認為美國聯準會(Fed)仍有能力應對。

舒爾茲與經濟學家費雪.布雷克(Fischer Black)發展出計算金融衍生工具的布萊克-休斯模型(Black-Scholes Model),並因此獲得199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舒爾茲說明,當說明不確定性、人工智慧與金融產業關聯性時,他表示,金融產業不能只是產品本位主義,必須要從解決方法來出發,這時候AI可以協助在尋求創新的同時,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當中,隨著環境改變去做調整。

他認為,一開始應該要把科技當作工具,未來則可以朝向更快速度去開發客製化解決方式,針對不同專業領域找到最好應用,但也提醒不免有部分人會想要透過漏洞,提供不實資訊讓AI做出錯誤判斷。

舒爾茲接著提到,面對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或是過去幾周美國總統川普政策朝令夕改都會出現更多不確定性。他形容,如果有一個要過河,但又不知道水深,那麼就會需要一個插進水裡的竹竿或感測器,而AI就是那個可以協助渡河的感測器。

他話鋒一轉談到最近談論最多的不確定,也就是美國經濟狀況。他分析,美國通膨率約在3%至2%,而在2022年初工資成長率為6%,現在只剩下4%,失業率從3.5%上升至4%,他將這些數據提供給AI,詢問對明年股市最大風險在哪裡,得到股價過高、經濟放緩及利率緊縮都會是風險。

而他認為,美國最大風險還是來自於通膨,並認為第2波通膨都會讓人更加痛苦,因為屆時央行可信度已經受到威脅,「真的出現第2波的通膨的話,會在美國造成相當嚴重的影響。」

但就他的觀察,並不覺得會出現第2波的通,原因是1970年代或金融海嘯時期,實質利率為負,所以出現在2次通膨,但現在實質利率是2.5%,並不為負,所以認為發生的機會並不大。他最終認為,雖然仍有關稅戰這個變數,但相信Fed仍有足夠的手段來因應通膨問題。



相關新聞


諾貝爾獎得主喊話 朱棣文:台灣民眾應努力說服政府重啟核能


4月電價看漲 吳東亮:台電虧錢大、漲價也是無可厚非


台積電赴美、入股Intel引市場憂慮 吳東亮:長遠策略是好事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83726.82 -1,453.79 -1.71%
以太幣ETH 1820.13 -85.35 -4.48%
瑞波幣XRP 2.05 -0.09 -4.19%
比特幣現金BCH 305.92 -2.56 -0.83%
萊特幣LTC 84.55 0.06 0.07%
卡達幣ADA 0.652320 -0.03 -3.74%
波場幣TRX 0.233360 0.00 -1.86%
恆星幣XLM 0.261340 -0.01 -4.00%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