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擬建運河無水第四航道 銜接兩大洋天然氣運輸中央社記者李登文瓜地馬拉市6日專電 (2025-04-07 13:12:21)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ACP)日前宣布,將啟動戰略性的「能源走廊」建設計畫,在巴拿馬運河沿岸,興建一條經由地面輸送的天然氣管線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兩端,以提升天然氣船跨洋轉運效率,目前已開始進行招標作業。

巴拿馬媒體「新聞報」(LA PRENSA)指出,該建設項目被稱為「無水第四航道」,主要是透過地面管線,讓天然氣船不再依賴運河船閘轉運,而是經由地面輸送裝卸。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舉例,天然氣船從美國德州與路易斯安那州的港口出發,運抵巴拿馬大西洋岸的港口後儲存,再經由運河沿岸的管線,輸送至太平洋端的設施,並且再次裝載到天然氣船,出口亞洲市場,大幅降低整體物流成本。這也代表巴拿馬運河正計畫從傳統航運營收,轉型開拓能源轉運的新業務。

此舉不只節省運河通行費、領航拖船等相關成本,同時可讓航運公司更具彈性,可在兩大洋分別運營運輸船隊,簡化航線。

此外,「新聞報」指出,由於近年氣候變遷導致水源缺乏,巴拿馬運河傳統以水閘門操作的運河多次面臨調度壓力。而天然氣管線不依賴珍貴的水資源,而是藉由將液化天然氣在運河兩端的港口間轉運,既能節水又可以加快運輸效率。

「新聞報」分析,近年由於俄烏戰爭影響全球能源運輸路線,部分原本通過巴拿馬運河的天然氣船改道,導致通行數減少。巴拿馬希望藉由新的運輸模式,重新爭取失去的市場。此外,報導指出,中東石油出口國目前主導亞洲能源供應,但巴拿馬若成功建立「能源走廊」,將可提供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日本和南韓另一種具有競爭力的選擇。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在2023年就已經編列預算,投入總計5億5000萬美金(約新台幣182億元),取得運河周邊超過2300公頃的土地,做為未來區域開發用途。如果「無水第四航道」天然氣管線計畫順利完成,巴拿馬將成為全球少數同時具備海陸兩種能源轉運能力的國家,對國際能源市場,與地緣經濟將產生重大影響。

報導指出,巴拿馬運河天然氣管線,將採用BOT模式,讓能源相關的企業參與設計、建造與營運。管線建設完成後,業者可比照運河港口模式,「特許經營」一定年限,而運河管理局則保留設施所有權,並按實際輸氣量收取過境費。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96995.67 2,247.28 2.37%
以太幣ETH 1833.28 13.55 0.74%
瑞波幣XRP 2.14 0.00 0.21%
比特幣現金BCH 369.31 15.82 4.48%
萊特幣LTC 91.81 8.44 10.12%
卡達幣ADA 0.682756 0.02 2.98%
波場幣TRX 0.246363 0.00 -0.78%
恆星幣XLM 0.261870 0.00 1.24%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