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恐讓美國成電動車落後者!外媒:不僅落後中國 還將輸給歐洲彭夢竺 (2025-06-19 15:59:22)




動車的政策,可能會導緻美國在未來幾年成為落後者。由於美國電動車政策的放緩,其到2030年的電動車銷量預測中將減少1400萬輛。該研究機構目前預計,到2040年,美國電動車的普及率不僅將落後於中國、歐洲,還將落後於全球平均。記者彭夢竺/編譯


根據《彭博社》引述《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 BNEF)一份最新報告顯示,美國總統川普取消支持電動車的政策,可能會導緻美國在未來幾年成為落後者。由於美國電動車政策的放緩,其到2030年的電動車銷量預測中將減少1400萬輛。該研究機構目前預計,到2040年,美國電動車的普及率不僅將落後於中國、歐洲,還將落後於全球平均。


[caption id="attachment_160453" align="aligncenter" width="1200"]

隨著環保意識逐漸提高,電動車(EV)市場快速發展,未來有望成為交通運輸的主流選擇。(圖/123RF)[/caption]


BNEF分析師在周三發布的報告中寫道:「全球電動車銷量正在增長,但各國情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多樣化。」預計今年全球插電式汽車銷量將達到近2200萬輛,中國將佔其中近三分之二,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政府的激勵措施,而「美國所有主要的電動車政策都受到了抨擊。」


今年1月,川普上任第一天就下令取消補貼和其他促進電動車發展的措施。他的政府和共和黨控制的國會正在響應他的指示,採取措施放寬國家燃油經濟性標準,逐步取消電動車稅收抵免,並剝奪加州自行設定排放限值的權利。


報導還提到,該篇報告BNEF的展望假設,全國範圍內的油耗和廢氣排放法規將恢復到川普第一任期內的水平,並且大多數電動車最高7500美元的消費稅抵免將在今年之後終止。該研究人員對美國電動車銷售的預測可能進一步下行,這取決於允許各州實施更嚴格清潔空氣法規的豁免最終結果。由加州總檢察長Rob Bonta領導的州聯盟上週提起訴訟,挑戰政府廢除州級政策的舉動。


延伸閱讀:全球零排放車市場中國遙遙領先 成電動車轉型關鍵力量


BNEF表示,如果撤銷豁免的嘗試成功,將對加州的電動車銷售造成嚴重後果,而且由於加州對美國電動車市場的巨大影響力,甚至會影響到整個美國電動車市場。取消所有供應側強制措施,同時提供需求側激勵措施,將導緻美國電動車銷量大幅下降。





相較之下,中國預計將保持向插電式汽車轉型的勢頭,這主要源於簡單的經濟因素:中國是唯一電動車平均價格低於同類燃油汽車的大型市場。政府延長補貼期限,鼓勵消費者以舊換新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也提振了電動車的需求。


BNEF預測,明年中國電動車市場規模將超過美國汽車市場總量。此外,BNEF也在報告中指出,中國正在成為主要的電動車製造強國,並估計去年中國電動車產量佔全球產量的近70%。


自BNEF上次發布年度展望以來,中國在電動車製造和電池供應鏈領域的主導地位加劇了貿易緊張局勢,並導致關稅上調。歐盟自去年10月起對從中國進口的純電動車徵收為期五年的關稅,對名爵汽車製造商上汽集團徵收的關稅為35%,對特斯拉公司徵收的關稅為7.8%。


BNEF在其報告中指出:「政策制定者面臨著環境目標與其他相互競爭的政策重點之間日益加劇的緊張關係,因此許多汽車製造商已經降低了先前宣布的電動車目標,或者悄悄地將其擱置。」


除了採取措施保護國內製造商免受中國進口廉價電動車的影響外,歐盟還放寬了二氧化碳排放標準,免除了製造商今年可能面臨的罰款,並允許企業逐步實現更嚴格的排放目標。受此影響,BNEF將受影響市場從今年到2027年的電動車銷量預測下調了19%,約260萬輛。


資料來源:彭博社


這篇文章 川普恐讓美國成電動車落後者!外媒:不僅落後中國 還將輸給歐洲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4237.24 -2,004.62 -1.72%
以太幣ETH 4344.26 31.73 0.74%
瑞波幣XRP 2.97 -0.09 -2.99%
比特幣現金BCH 560.79 -8.49 -1.49%
萊特幣LTC 116.77 -0.93 -0.79%
卡達幣ADA 0.883031 -0.04 -4.35%
波場幣TRX 0.353568 0.00 0.92%
恆星幣XLM 0.406992 -0.01 -1.8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