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匯豐料電動車定價環境續面臨挑戰 看好寧德時代(03750.HK)福耀玻璃(03606.HK)等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2025-06-19 11:03:48)

內地電動車價格戰「內捲」情況下,匯豐環球研究報告指,觀察到中國電動車行業的價格壓力上升、國內需求溫和、消費趨向低價產品,在該行業中偏好供應商而非代工生產商(OEMs)。

匯豐表示,中國乘用車銷售於今年5月錄得190萬輛,電動車滲透率約53%。截至6月1日至8日,電動車零售量錄得20.2萬輛,較5月同期增長4%,意味著電動車滲透率上升至約58.8%(CPCA);乘用車整體銷售交付34.3萬輛,較上月同期下降12%。此外,近期新車型上市價格普遍低於預售價格(例如MONA03 Max),因夏季通常為淡季。匯豐預計,鑑於整體需求溫和及消費趨向低價產品,預計未來數月該行業定價環境可能持續承壓。

匯豐認為,該行業目前正處於深度整合過程中,尚未達到轉折點。定價環境或持續面臨挑戰,產業利潤或面臨壓力,海外市場擴張(通常具有更優的定價和更低的競爭環境)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內市場波動帶來的壓力。

匯豐指,因觀察到產業定價和銷量挑戰日益加劇,該行偏好具備穩固地位的供應商而非代工製造商,包括福耀玻璃(03606.HK)(600660.SH)、寧德時代(03750.HK)(300750.SZ)和拓普(601689.SH)。該行預計福耀玻璃第二季按年盈利增長強勁,驅動因素包括純鹼價格顯著改善、全球汽車玻璃市場份額持續增長以及高附加值產品組合增加。

此外,因預計寧德時代的海外訂單增長,特別是歐洲對儲能系統和電動車的強勁需求前景,匯豐預計寧德時代將部分抵消國內價格壓力,從而支撐其第二季相對於汽車製造商的業績韌性。

匯豐也看好拓普,因其在領先本地品牌及市場份額領頭羊企業(如吉利(00175.HK)和小米01810.HK))的曝光度增加,特斯拉(TSLA.US)和賽力斯(601127.SH)的生產量復甦,以及特斯拉年度股東大會和人形機器人相關潛在新催化劑。在代工生產商中,匯豐看好比亞迪01211.HK)(002594.SZ)和吉利等海外佈局不斷曝光的優勝整合企業。

以下是匯豐對部分企業的評級及目標價:

股份│評級│目標價

福耀玻璃(03606.HK)│買入│68.2港元
福耀玻璃(600660.SH)│買入│74.1元人民幣
-------------------------------------------------------------------------------------------------
寧德時代(03750.HK)│買入│359港元
寧德時代(300750.SZ)│買入│322元人民幣
-------------------------------------------------------------------------------------------------
拓普(601689.SH)│買入│76元人民幣
-------------------------------------------------------------------------------------------------
吉利(00175.HK)│買入│26港元
-------------------------------------------------------------------------------------------------
比亞迪01211.HK)│買入│151元
比亞迪(002594.SZ)│買入│430元人民幣


(hc/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相關股票: 00175,03606,03750...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6953.63 -2,162.16 -1.82%
以太幣ETH 2981.75 8.52 0.29%
瑞波幣XRP 2.88 0.04 1.55%
比特幣現金BCH 487.44 -20.44 -4.03%
萊特幣LTC 93.14 -1.51 -1.59%
卡達幣ADA 0.730786 -0.01 -0.88%
波場幣TRX 0.297570 -0.01 -1.77%
恆星幣XLM 0.462854 -0.01 -1.95%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