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觀察】都更貸款五年暴增逾3倍 建商搶搭政策順風車?央行示警:違約風險浮現大勢邸 POWERHOUSE PLUS (2025-06-20 17:08:20)


雖然近期全台房市熱度降溫,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也持續上路,但一項關鍵數據卻逆勢上升!根據中央銀行最新統計,截至2025年5月底,全體建築貸款年增率僅2.5%,但與都市更新相關的貸款卻年增28.9%,餘額攀升至7,089億元,占建築貸款總額超過兩成,五年來累積增幅更高達307%;在總量管控未鬆手的背景下,政策型資金卻快速膨脹,引發市場關注其風險外溢效應。

央行自去年起要求銀行針對不動產授信設定自主控管目標,但未設明確總額上限;儘管如此,針對都更、危老、社會住宅與自用廠辦等政策性融資需求,央行也多次表態「不應受限」,顯示在打炒房與推都更政策之間,央行持續走在平衡鋼索上,對建商而言,這樣的立場無疑釋放出明確訊號,使得都更貸款成為資金布局新窗口。

以實際數據觀察,自2020年底本國銀行對都更貸款的餘額為1,740億元,至今年5月底已飆升至7,089億元,占建築貸款總額的比率也從17.4%提高至20.7%,顯示政策導向開發案的資金成長幅度,遠遠超越整體建築授信;市場分析指出,這波資金潮反映建商面對信用管制與高利環境下,傾向透過政策加持的案型降低融資不確定性,也順勢操作市場預期。

不過,央行也警示,政策型貸款雖具公共目的,但仍是中長期授信,面對市場循環波動並無豁免權,近期部分都更案已傳出違約情形,突顯其中潛藏的財務風險與推案壓力;對此,央行重申,即便為都更案,銀行仍會根據「5C分析法」,也就是包括信用、還款能力、資本、擔保品與企業前景等條件進行評估,並非所有申貸案都能順利取得融資。

此外,若將都更貸款排除在貸款集中度指標之外,可能導致市場風險評估失真,反而違背穩健授信原則;央行強調,未來將持續觀察銀行資源配置狀況,必要時將提出對應調整措施。

在房市動能受限、國際出口表現震盪、台幣匯率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建商持續大筆進場都更開發,儼然成為現階段房地產市場中最明確的資金指標;然而,當政策支撐與市場風險並行,這場都更熱是否最終為建商帶來轉機,還是陷入去化與財務壓力交織的風險陷阱,仍有待後續驗證。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9259.68 -4,079.72 -3.31%
以太幣ETH 4632.30 -123.74 -2.60%
瑞波幣XRP 3.13 -0.15 -4.59%
比特幣現金BCH 597.49 -19.21 -3.11%
萊特幣LTC 122.63 -8.35 -6.37%
卡達幣ADA 0.929956 0.02 2.65%
波場幣TRX 0.359400 0.00 -0.81%
恆星幣XLM 0.429315 -0.02 -5.15%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