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波信用管制6年才鬆綁 央行政策走向受關注住展房屋網 (2025-06-24 14:00:00)



文/住展雜誌



在央行已連續7波針對不動產市場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後,市場關注下一步政策是否可能鬆綁。然而從過往經驗來看,房市真正回穩並非短期現象,政策調整往往需觀察多重條件成熟,才能逐步釋放。



回顧上一波央行自2010年6月啟動選擇性信用管制起,一直到2016年3月才有鬆動。期間不僅房市交易量明顯下滑,政府也推出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新制,讓投機需求逐步降溫。



當時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自2010年超過40萬棟的高峰,一路減少至2015年首度跌破30萬棟,為14年來首見,房市進入調整期。直到市場顯現以自住需求為主的穩定結構後,央行才取消部分地區的信用限制,但對高價住宅仍維持審慎控管。



過往經驗凸顯政策調整關鍵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從歷史經驗來看,央行並不會僅因短期數據波動就貿然調整政策,必須確定市場不再出現過熱跡象,且非自用需求已充分退場,才會考慮鬆綁。此次房市也出現類似跡象,央行持續要求銀行加強授信風險管理,預售市場交易明顯萎縮,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近幾個月也呈現雙位數年減,市場自用導向趨勢明顯。



根據統計,2023年全國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達30.7萬棟,2024年因利率、匯率變動,加上國際不確定性等因素反而拉升至35萬棟後,央行於Q3再度釋出政策訊號,與金融機構「喝咖啡」且推出第七波信用管制,讓市場買氣明顯轉向觀望,交易量自此從高峰單月逾1.4萬件,回落至目前不到5,000件的水平。



近期雖然有新台幣升值對進口建材或資金成本形成利多,但整體推升房市的政策或外部刺激因素有限,市場已由先前的熱絡回歸理性,進入以自用需求為主的階段。總體來看,央行是否鬆綁房市政策,仍須觀察市場是否持續降溫、交易結構是否穩定,以及投機行為是否明顯減退,才會有調整空間。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前一波信用管制6年才鬆綁 央行政策走向受關注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4472.51 331.60 0.29%
以太幣ETH 3662.89 50.85 1.41%
瑞波幣XRP 2.98 0.02 0.55%
比特幣現金BCH 570.92 19.53 3.54%
萊特幣LTC 121.29 1.02 0.85%
卡達幣ADA 0.737284 0.01 1.55%
波場幣TRX 0.338558 0.00 1.48%
恆星幣XLM 0.399970 0.00 0.94%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