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房無效? 李同榮:台灣應以韓國房市為教訓住展房屋網 (2025-06-30 10:00:00)



文/住展雜誌



台灣近年房價居高不下,社會頻頻呼籲政府效法韓國實施更嚴厲的打房政策。然而,專家警告,韓國過去10年正是「打房成癮」的反面教材,台灣若只靠壓制性措施應對房價問題,恐步入韓國後塵,最終政策失靈、房價不降反升。



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認為,台灣不能「窮到只剩打房」,與其寄望高稅負與限貸手段解決房價問題,政府更應針對供需結構出手,從國土均衡發展、社會住宅供應、交通建設、就業機會分散等面向治本。否則將導致市場扭曲、投資信心動搖,讓真正想購屋自住的民眾承受更大壓力。



觀察韓國房市,今(2025)年上半年再次過熱,尤其首爾地區房價飆升,迫使政府近期再度推出多項重拳打房措施,包括限貸上限6億韓元(約新台幣1,400萬元)、多屋族貸款成數歸零、強制自住、縮短房貸年限等,政策強度遠超台灣。





連環打房打出反效果



然而,早在2018年,韓國前總統文在寅便以「恢復公平正義」為由,推動長達25輪的打房政策,結果不但無效,反讓房價創下15年最大漲幅,並導致政權於2022年總統大選中更迭。



李同榮表示,問題在於是韓國政府忽視首都圈房市供需失衡,以及單身戶快速成長等結構性因素,反將炒房視為房價高漲主因。2023年房價雖一度下修,但主要原因是韓國央行自2021年起連續升息12碼,利率從0.5%升至3.5%,市場資金緊縮,自然壓抑炒作。



去年韓國經濟轉弱,央行轉而三度降息並放寬限貸,市場資金回流房市,房價再度反彈。政府又再出重手打房,形成政策反覆與市場混亂的惡性循環。



李同榮提醒,外國的月亮不一定比較圓。台灣應汲取韓國經驗,別誤把「打房」當成萬靈丹。唯有正視供需與城市發展結構,搭配稅制、社宅與基礎建設等長期政策,才能真正穩定房市、保障民眾居住正義。





延伸閱讀:
打房效應,提防民怨升高
打房奏功的負面效應
打房影響都更改善市容延宕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打房無效? 李同榮:台灣應以韓國房市為教訓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12416.34 -411.68 -0.36%
以太幣ETH 4244.91 171.74 4.22%
瑞波幣XRP 2.88 0.03 0.94%
比特幣現金BCH 555.54 7.46 1.36%
萊特幣LTC 115.02 2.53 2.25%
卡達幣ADA 0.859077 0.01 1.66%
波場幣TRX 0.353956 0.01 1.84%
恆星幣XLM 0.393326 0.00 0.79%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